西藏民族手工业扫描: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市场

2013年06月27日 09:38   来源:SRC-1968   

  在拉萨著名的八廓街上,鳞次栉比的店铺前都挂满了琳琅满目的充满民族特色的商品,藏毯、唐卡、藏香、金银铜器、藏刀、藏装等应有尽有。漫步拉萨街头,各类民族特需品店、旅游工艺品店等也以自身特有的商品吸引着来来往往的人群。

  远近闻名的扎囊氆氇

  从拉萨驱车1个多小时,便来到了著名的氆氇之乡——扎囊县江果村吉汝乡。记者遇到了仁青,54岁的他是县里的创收示范户。

  在仁青的藏式民居小楼里,摆放着十余台木棱织机。正对大门的墙壁挂满了唐卡,雕花茶几上摆放着各色氆氇。

  仁青家里养了藏鸡、绵羊,他还跑运输,主业是氆氇加工。“我们共有7个人加工氆氇,一年能加工2万米,有11个品种。一年下来,毛利润40多万元。”仁青告诉我们,“在拉萨的八廓街,几乎所有卖氆氇的都是扎囊县人。”

  “不久前,一位日本游客看中了氆氇,他还专门跑来订购。他们很喜欢这样的全羊毛制品,他们用氆氇做窗格装饰、门帘。在本地,20米氆氇卖600元,出口后每20米可以卖到1000元,最高能卖到1700元。”仁青说。

  仁青高兴地告诉记者:“现在有了青藏铁路,全国各地都有人来西藏旅游,很多游客对西藏羊毛产品很感兴趣。这给我们创造了巨大的市场。氆氇作为西藏特色手工制品,会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喜爱。”

  仁青还告诉记者,县里还有不少贫困户,他希望让更多的贫困户能加入到氆氇加工中来。

  藏毯走向国内外

  提起西藏的民族手工业,藏毯更是藏民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特需用品,它代表着藏族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融入了藏民族的传统和缤纷色彩,呈现独具一格的民族风格。

  在拉萨市城关区地毯厂的织造车间,记者看到坐在地上熟练编制的工人们、带着天然气味的纯羊毛、高大的手动织造机和一张张藏饰图文的图纸,构成了车间里的画面。

  车间的左右两边,顺序摆放着两个人高的织造机,每台织造机前都有一个穿工装的工人熟练地织着半成品的藏式地毯。埋头工作的织造女工们技术非常熟练,手在织布上飞来飞去。而要成为这样熟练的藏式地毯织造女工,要经过整整1年的学习才能上岗,而地毯厂每年只培训15名工人,可见,学习这门技艺并不容易。

  据地毯厂负责人介绍,制作藏毯的毛线都是纯羊毛,为了保证质量,他们每年都会定期到牧区收集羊毛。目前,除了捻线的过程实现了机械化以外,其他所有环节,上色——织造——修剪等工序绝对是人工完成的。这都是为了保证传统工艺的真实价值。

  目前,地毯厂用的染色剂是瑞士进口的产品,这比原来使用本地的西藏染色剂更加突显效果,所以,进口染色剂现在被广泛地使用,这也是地毯厂的一个创新。

  除了在染色剂上有所创新外,藏式地毯的图案设计也不断出现新图形。

  拉萨市城关区地毯厂的产品除了畅销国内各大省区和城市外,还远销美国、德国、英国、瑞士、韩国、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加查木碗在传承中不断发展

  西藏生产木碗的地方很多,尤以加查最为著名。加查木碗具有质地结实,不易破裂,不易摔碎,携带方便、耐用、外表光滑美观、盛食物不改味、不烫嘴、免洗等特点。

  在加查木碗的代表性传承人洛桑平措老人家里,记者看到各色各样的木碗,一个个润华光亮,造型精美独特,巧夺天工。

  今年64岁的洛桑平措老人从1969年开始学做木碗,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制作经历。

  在传承传统木碗技艺的同时,老人也不断对木碗进行创新。“以前的木碗多是一层的,我就钻研怎么样才能变成两层或多层的,这样既使木碗变得更加美观精致,也增加了它的实用性,可以多装一些糌粑或酥油。”老人还结合当下藏族同胞喜欢喝啤酒的爱好,发明制作了用来饮酒的小酒盅和酒杯。

  老人自己在制作木碗的同时,也在招收徒弟,借以把木碗技艺传授给更多的年轻人。相较于木碗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老人现在更多的是在为传承和普及木碗技艺而努力。“自己也做一些木碗,但更多的是在帮助别人。”洛桑平措说。

  目前,洛桑平措老人正在积极和山南地区文物局进行沟通协调,希望能再组织一次木碗制作工艺的授课培训,并启用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把加查木碗进行规模化经营。

  如今,无论在西藏的城镇,还是在乡村,许多民族手工业小作坊应运而生,很多民间艺人们正在不断努力探索一些已经失传了的技艺。而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工艺美术品不仅成为了当地人的民族特需品,也受到更多国内外游客的青睐,相信西藏民族手工业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责任编辑:西西)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