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杭城昨用电创新高 今夏供电仍有缺口

2013年07月04日 09:52   来源:今日早报   

  自7月1日出梅以来,我省即进入高温模式。

  昨天,记者从省电力公司获悉,浙江电网统调用电最高负荷达5081万千瓦,创今年用电负荷新高。而杭州电网全社会负荷也高达1041.04万千瓦,同样创下历史新高,预计今年杭州电网存在最大105万千瓦左右电力缺口。

  不过也有个好消息,目前位于安吉的浙北变电站已基本建成。今年9月底之前,浙北变将试运行。作为浙江电网接受皖电东送输电通道电力的承接点,浙北变正式投产后,每年可以向浙江输送300亿度电,这相当于目前我省全年用电量的十分之一左右。

  杭州昨天用电创新高

  预计今夏最大缺口将超105万千瓦

  昨天下午1点18分,杭州电网全社会负荷达到1041.04万千瓦,创下全社会负荷历史新高,网供负荷达979.38万千瓦,距2012年8月15日的历史网供负荷最高983.24万千瓦仅一步之遥。

  预计2013年全市用电负荷增长速度将恢复到近年平均水平,全市全社会用电量约6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9%左右,夏季最高网供负荷为1060至1080万千瓦,同比增长7.8%。受省网供电能力影响,杭州电网存在最大105万千瓦左右电力缺口,极端高温情况下电力缺口将超过105万千瓦。

  用电高峰来临且用电趋紧时,为最大程度地减少缺电对工业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电力部门将组织一批高能耗生产企业在7至9月安排不少于20天的集中检修。

  与此同时,在用电临时短缺时,为快速、有效地实施有序用电,按照有序用电“限得下,用得上”以及尽可能少的用户参与、在最短时间内实施有效错避峰措施的原则,提前安排40万千瓦机动错避峰负荷,最大限度满足社会用电需求,确保城乡居民生活用电不受影响。

  我省首个特高压变电站即将试运行

  可有效缓解浙江夏季用电紧张

  浙北变电站位于湖州安吉梅溪镇,是省内第一个特高压站点。通过该变电站,皖电东送工程可向浙江供电332万千瓦,相当于目前金华地区正常情况下的用电负荷。

  当今,煤电油运紧张,要克服这一世界性难题,必须优化输电、输煤的输送方式,实现更佳的资源优化配置。两淮地区煤炭资源丰富,已建成我国第一个亿吨级煤炭基地,是华东的能源基地。

  而皖电东送特高压工程,将实现两淮煤电基地电力外送,利用淮南丰富的煤炭资源,加强煤电基地建设,变输煤为输电,缓解华东地区环保和土地资源压力,满足长三角地区电力需求。

  工程将于今年9月投运,为浙江、上海电力提供保障,远期送电能力达1000万千瓦,相当于在上海、浙江新建10座百万千瓦级电厂,年送变电量约500亿千瓦时,相当于替代输送1600万吨标煤,将有效缓解我省用电紧张局面。

(责任编辑:袁霓)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