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养老机构现状调查:养老床位增长 护理人员短缺

2013年07月16日 09:37   来源:每日新报   

  “养老机构床位满足不了老人的需要”……这样的抱怨在这几年一直困扰着老年人口不断上升的城市。失智老人康复照料中心的孙仕信院长说:“我们一直在进行着护理员的招聘,提出的要求并不是特别高,女性,48岁以下,身体健康,有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的优先。

  “养老机构床位满足不了老人的需要”……这样的抱怨在这几年一直困扰着老年人口不断上升的城市。为了解决养老床位问题,包括天津市在内的众多地区都提出了强制性目标,限定时间完成“养老床位增长任务数”。天津市要求从2011年到2015年,全市计划新增养老机构床位总计3万张。可是,床位在增长,它只能给需要的老人提供“地方”,而老人由谁来照料呢?养老护理目前已经成了人才稀缺职业,“有床无护理员”让养老机构和老人都在着急。记者日前来到失智老人康复照料中心,调查了相关的现状。

  前不久,被众多家庭期盼已久的天津市失智老人康复照料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在这里老人能得到专业的护理,甚至可以恢复一定的身体机能,可以让家人从繁重的照料工作中解脱出来。而且,这个中心又是市民们比较“看好”的国办院,不论是设施条件、收费标准,都符合人们的实际需要。所以,从中心未开业就开始不断有老人家属咨询入住事宜。记者来到这个中心采访时,业务科室的工作人员还在不断地接着电话,而“找上门”的家属也不少。

  据工作人员说,每天都有家庭来咨询,对于符合入住条件的老人,经过核对体检证明、了解老人基本生活情况及子女意愿等环节,正式登记在册的老人已经有300多人。目前,这个中心拥有床位300张,按说绝大多数老人已经可以入院。可是,现在院内正式入住的老人只有30多名,其他的老人还只能排队等待。因为院内虽然有床位,但护理人员只有20多人,在轮班工作,人手根本不够。

  失智老人康复照料中心的孙仕信院长说:“现在是床齐人不齐,仅有20多名护理员还有一半是从其他的国办养老机构‘借’来的,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技术水准,可以带领其他护理员工作。其余的护理员是招聘来的。养老机构除了要有符合老人需要的硬件设施,养老护理员是不可缺少的软件条件,没有人手,老人还是住不进来。”

  现状 养老硬件发展 大多面临用人难

  根据天津市发布的最新数据,预计到2015年,全市老年人口将超过200万;到2030年,老年人口将达333万,占总人口三分之一。老年人不断增多,而且,失智、失能老人数量逐年上升。目前天津市60岁以上失智老人约有10万人。老年痴呆症65岁以上老年人患病率达5.5%,70岁以上老人患病率升至10%,80岁以上老人患病率高达33%。而全市失能老人在去年已经达到12万。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失智、失能老人数量增长的现状,天津对养老事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区县国办养老机构重点建设护理型、医护型、康复型和临终关怀型养老机构。为了推动养老床位的增长,从2008年起,天津市政府开始对社会办养老机构给予资金支持,到2012年年底,全市有各类养老机构341所,床位38490张,养老床位以平均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长。今年上半年,天津市新增养老机构床位3581张;新建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32个、区级老年配餐中心2个,中心城区老年助餐社区覆盖率上升至80%。天津市还在倡导虚拟养老、老年宜居社区、托老所等等各种居家养老方式。

  但不论是机构养老还是居家养老,在建设硬件场所和设施的同时,都需要有足够的护理人员来完成对老人的服务。而伴随着不断增长的养老床位数,人员不足的问题越发明显。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不论是国办养老院还是民办养老院,或是托老所,都面临用人难。

  调查 工资低风险高 从业者难以坚持

  老人在院外等着入住,家人着急;看着空了九成的房间和床位,养老院也着急。

  失智老人康复照料中心的孙仕信院长说:“我们一直在进行着护理员的招聘,提出的要求并不是特别高,女性,48岁以下,身体健康,有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的优先。让我们高兴的是,每天几乎都有人来应聘,而且有些条件还不错。而让我们失望的是,看到我们开出2500元至3500元的工资,很多人转身就走了。有的虽然留下来了,也干不了几天。”

  记者从多家养老机构了解到:工资不高,让很多人不愿意从事养老护理工作,同时,这个工作确实存在劳动强度大,风险高的特点。曾经做过养老护理员的秦女士说:“我做过4年的养老护理员。照顾老年人,就算是你万分小心和仔细,有时还是免不了有突发事件甚至是‘冤假错案’。在我的4年护理员职业生活中,被家属误会、指责是常有的。在工作中,我们经常会被老人打骂,因为老人神志不清楚,我们可以理解、忍受。可是,我们有时也会被家属打。我离开养老院,就是因为我照顾一位失智并伴失能的老人,我在喂饭时,因为老人突然情绪失控,把粥弄洒了,我的身上和老人的身上都是。虽然粥并不是很热,但是正赶上家属来看望,他们明明看到我的身上也都是粥,可还是执意说我用粥烫伤老人。虽然经过多方鉴定老人身上并没有伤,但家属还是闹着要索赔,最后,院方为了不影响自己的声誉赔了一些钱,还把我辞退了。这件事对我造成的心理伤害非常大,我再也不愿意从事这个职业了。”

  在记者采访中,不论国办院还是民营院,都遇到过家属误解护理员的情况,轻的是对护理员指责谩骂,重的甚至大打出手,有的还诉诸法律。本来工资不高,劳动强度又大,再加上随时可能出现的风险,所以很多护理员放弃了自己的岗位,宁可去做家政,打零工,也不愿意再从事这个职业。

  讲述被老人需要 辛苦着也幸福着

  32岁的霍慧琳现在是失智老人康复照料中心的带班护理员,和医院里的护士长差不多,不仅要自己亲力亲为地照顾老人,还要监督指导其他护理员的工作。见到小霍的时候,她应该下夜班,可因为有个老人犯脾气,一定要小霍陪她吃早饭,小霍就满脸笑容地端来了早餐。老人一定让喂,小霍就像哄孩子一样,“我们说好了自己吃饭的,自己吃一会儿能出去玩儿,要不就不出去。”小霍说:“其实喂饭比让老人自己吃要简单。可是,要让老人把潜在的能力发挥出来,就不能怕麻烦。”

  在这个中心,护理员值夜班是一夜不能休息的。小霍说:“很多失智的老人是昼夜颠倒,白天睡,晚上闹。有说话的,有要吃东西的,有一次次上厕所的,有发脾气的,有些老人白天还明白些,晚上就大小便失禁……所以,夜里绝不能停止巡视。”小霍原来是在另一家国办养老机构从事护理工作,有比较丰富的经验,但以往接触的大多是失能老人,小霍觉得:“照顾失智老人比照顾失能老人更需要细心和耐心,失能老人有的只是身体不能动,自己却能提要求。失智的老人就完全靠观察和与老人相处得出的经验,听他们特殊的语言。所以,照顾失智老人最好有一个长期性,不能今天来明天走。在这个岗位上虽然很辛苦,可是,老人知道依赖你了,明白你说的话了,其中的幸福感也很强。”

(责任编辑:西西)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