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是一个典型的“靠海吃海”的城市。据不完全统计,深圳建市以来至2013年通过填海变成陆地的海域至少为69平方公里,超过6个蛇口半岛面积,占全市海域面积6.5%。
在2012年出台的《深圳市海洋经济十二五规划》,对深圳过去的海洋开发指出了失误,“在海洋资源利用方面,长期以来过于注重当期经济价值,海洋开发利用密度过大,护海意识相对淡薄。”目前深圳254公里的海岸线,只剩40多公里自然岸线未开发。并且,未来规划中的填海面积仍在继续增加。
沿海城市与海争地是否理所当然?羊城晚报记者从上月底至本月初经过调查采访,重探填海对深圳人方方面面的影响。
壹
城市起飞
搞工业向海洋要地
填出六个蛇口半岛
7月20日下午,深圳蛇口海上世界一处海湾,老唐在望远镜摊前,在这里做了25年生意的他孤独地守望着几台望远镜。他的摊子从原来的海上世界(明华轮)到后来的女娲补天塑像前,随着海滨不断被填成陆地,一退再退,最后挪到了这处被围成死水塘的海湾边。25年的守望见证了深圳湾蛇口海域填海造地的变迁。
“沧海变桑田”用在深圳非常贴切。在深圳这个陆地面积仅为1991平方公里的狭长土地上,据不完全统计,自建市以来填海造出的土地已达到69平方公里,超过6个蛇口半岛(蛇口有10.85平方公里)。
8月2日,羊城晚报记者采访了目前承担海洋专业规划管理的深圳市规划国土委(加挂市海洋局牌)海洋管理处。据了解,2006年才确立海洋管理权归地方海洋局,当时挂在市农林渔业局牌下。
据介绍,对于建市之初的深圳,发展工业向海洋要地的思想非常突出。如盐田、蛇口、赤湾、妈湾等深水港区,深圳国际机场、福田区、南山区、宝安中心区及西部通道,均采取填海造地满足建设用地的需要。至2001年底,全市建设用地的填海共6处,用海面积共约8.71平方公里,还未包括滨海大道数十平方公里及六区数十平方公里的填海。这样初步估算全市在2001年之前已至少填海30平方公里。这与一名海洋专家私下透露的也相互印证,他告诉记者说,只能大致推算,2001年前填过的海域,大约达到3个蛇口的面积。
根据2004年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的《深圳市海洋功能区划规定》,2005年至2010年围海造地区包括沙井、宝安、机场、前海等填海区,用海面积相当于34.65平方公里,以上项目均已完成。这就是说,截止到2010年,深圳建市以来填海造地至少达到65平方公里。
标签:深圳红树林蛇口深圳湾羊城
(责任编辑: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