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变味”夏令营:夏令营成为市场化营利产品

2013年08月07日 07:29   来源:河南日报   

  新华网河南频道8月7日讯河南日报报道:暑假里,各种夏令营吸引着人们的耳目。8月6日,记者走访发现,夏令营市场表面光鲜无比,但实际操作中却存在诸多问题。

  夏令营火爆价格不菲

  暑期,各种各样的夏令营、兴趣班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记者上网粗略统计了一下,郑州市有几十家夏令营在各大媒体上打出了招生广告。

  8月6日上午,记者走进郑州市农业路上的一家暑期培训班,这里推出的夏令营活动有几十项之多。而前来咨询夏令营活动的家长也络绎不绝。该培训班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暑期夏令营价格最便宜的6天1080元,价格高的6天4880元。而境外夏令营价格更高,可达数万元,时间一般为1到2周。

  记者了解到,组织者主要是一些教育培训机构、户外拓展公司、旅行社、留学中介等等。这些夏令营主要分为几大类:一是素质拓展型;二是学习类夏令营;三是增长见识的游学类夏令营。

  夏令营成为市场化营利产品

  “目前,国家并未对夏令营组织机构的准入条件及运营规范作出明确规定。”省一家旅行社的业务经理说,原本为公益性的夏令营活动,逐渐成为旅行社在暑假里主推的一种营利性产品。

  在郑州一家旅行社的官网上,记者查询到一项6天“玩味京城”游学夏令营活动,其中只用5个小时参观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而剩余时间则用来参观长城、北京动物园、北京海洋馆等。

  “目前,夏令营市场准入门槛较低,其提供服务的质量也良莠不齐。”一位旅游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其实就是将平时的旅游线路加入某种契合夏令营主题的行程,而后就以“夏令营”的牌子招收营员。

  而不少学生在亲身体验过后发现,夏令营的实际情况和其前期组织方的宣传有很大出入。

  暑期应给孩子更多选择

  多位从事教育、社会研究的专家认为,一方面,亟待加强对“变味”夏令营的监管和整治;另一方面,则应提供更多的选择丰富孩子们的暑期生活。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朝聚说,现在的夏令营组织比较混乱,有的机构就是为了赚钱,说是“游学”却“游而不学”。目前夏令营监管界限不明,没有明确的监管部门,亟待对开展夏令营的机构和场所进行相应的资格审查。

  省社科院一位专家说,许多家长把孩子送进夏令营也折射出当前孩子暑期选择的匮乏。中小学生的假期学习、动手能力的提升有很多途径,适当地参加社会实践和户外拓展活动,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责任编辑:西西)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