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新疆旅游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历史新机遇,国际、国内旅游业双双出现井喷式增长。2013年,胡润研究院发布 “中国千万富豪品牌倾向报告”,在最受青睐的国内旅游目的地排名榜中,新疆由第13位跃升至第6位。
一、旅游业井喷式发展 国内外旅游双双实现新突破
三年来,新疆出台多项措施促进旅游业健康有序发展。2011年,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下发《关于推进旅游业跨越式发展意见》的文件,当年,新疆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明确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富民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把新疆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三年来,累计接待旅游总人数1.2亿人次,年均增长30.8%;累计实现旅游总收入1324亿元,年均增长43.5%;接待旅游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双双创历史新高。
二、国际旅游增势强劲 旅游人数大幅激增
随着新疆各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旅游接待能力的不断提高,大美新疆越来越成为国际高端旅游者向往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入境旅游市场持续活跃,2012年,接待入境旅游149.80万人次,比2009年增长1.0倍(按可比口径计算,下同),年均增长26.4%;实现旅游外汇收入5.51亿美元,增长1.0倍,年均增长26.6%。入境游客遍布世界五大洲,有10多个国家入境游客超过上万人次,最主要来源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巴基斯坦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
1、 港澳台来疆游客高速增长。新疆与港澳台地区在自然景观、人文资源和民俗民风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港澳台同胞来新疆旅游,逗留时间,旅游消费均大幅增长。三年来,来疆旅游港澳台同胞累计达到26.57万人次,年均增长54.6%,高于同期入境旅游平均增幅28.2个百分点;旅游创汇收入由2009年938万美元迅速增加到2012年11145万美元,增长10.9倍,年均增长1.3倍。人均逗留天数4.85天,比2009年增加3.15天。
2、口岸旅游人数激增。新疆充分利用毗邻8个国家,17个一类口岸的地缘优势,大力发展境外居民入境“一日游”项目,并创造有利条件,促进周边国家边民入境旅游购物。三年来,口岸入境游累计接待超过200万人次,占国际旅游总人数的半数以上,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活力,促进了当地市场繁荣、经济发展。尤其是霍尔果斯口岸旅游业逐步形成了以国门旅游通道、界碑参观、商业步行街、中亚小商品市场等景点为主的旅游景区,口岸旅游显示出勃勃生机。
三、国内旅游迅速兴起 旅游项目丰富多彩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快速增长,外出旅游成为业余休闲的首选方式,受到越来越多居民的喜爱和推崇,成为人们陶冶情操、增长见识的重要途径。旅游目的地逐步从城市周边游、疆内游,向国内游、出境游等区域延伸;旅游方式也从简单的跟团游,发展到自助游、自驾游。2012年,新疆接待国内旅游人数4711万人次,比2009年增长1.2倍,年均增长30.9%;国内旅游收入541.8亿元,比2009年增长2.1倍,年均增长45.3%,分别高于全国同期平均增速15.1个、14.7个百分点。接待国内旅游人数和国内旅游收分别占总数的96.8%和97.1%。国内游迅速兴起,主要得益于:
1、创新开展“爱新疆、游家乡”淡季旅游主题活动。为更好地推进新疆旅游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拉长旅游季节,转变新疆旅游业有效生产周期过于集中、产业结构不合理、行业运营不科学的状态与处境, 2012年11月28日,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引导,新疆旅游局牵头,专门成立淡季旅游协调领导小组,兵团旅游局、铁路局、民航局、15个地州市旅游局、15家星级饭店、21家景区景点联手,共同推广“爱新疆·游家乡”淡季旅游主题活动,着力解决新疆每年10月10日--次年4月30日,长达200天的旅游淡季过长问题。在2012年11月23日--2012年12月31日“爱新疆·游家乡”淡季旅游主题活动开展期间,自治区旅游局拨付200万的财政补贴启动资金;自2013年起,每年为淡季旅游开发设立专项经费1500万元。将纳入政府补贴对象的景区、酒店、雪场、农家乐进行编排,组合成六条时间成本、经济成本低,资源禀赋高的淡季旅游专线产品,提供市场。其中包括以天山大峡谷、红光山、大巴扎、博物馆为重点的首府旅游线路;以喀什香妃墓、吐鲁番维吾尔古村为重点的民俗风情旅游线路;以天山天池和乌伦古湖冬捕为重点的冰雪风情旅游线路;以杜氏旅游和回民小吃街为重点的饮食文化旅游线路;以南山白云国际雪场和阿勒泰将军山雪场为重点的滑雪旅游线路;以青湖御苑和五彩湾为重点的温泉旅游线路。在淡季旅游推广中,旅游企业以机票价2折起,五星级酒店300元入住,4S级滑雪场60元尽情滑雪一天的大幅优惠让利于民,幅度之大,前所未所。
2、“乡村游”、“农家乐”持续升温。城镇居民一年享受114个双休日,以及清 明、端午等小休长假的增加,使得居民选择乡村旅游的人数明显增多。目前,新疆已建成全国级工农业旅游示范区(点)34家,其中,工业旅游示范点13家,农业旅游示范点21家,星级农家乐430处。“乡村游”、“农家乐”在满足城市居民回归大自然的精神需求的同时,也为农牧民朋友增收致富开辟了一条新路径。“十二五”期间,乌鲁木齐市将打造以天山大峡谷为重点的南山景区夏季休闲度假游,丝绸之路国际滑雪场为龙头的冬季冰雪游,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城际旅游、冬季冰雪旅游,结合南山、水磨沟区、达坂城区,打造带有不同特色的旅游产品规划,形成不同特色的农家乐,并将景点连线成片,形成既方便游客,又能更好带动旅游经济发展,帮助农牧民增收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3、自驾车出游成为新时尚。城乡道路交通条件不断改善,有车族日益增多,自驾游特色服务措施逐步完善,以及自2012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开始实施的7座(含7座)以下客车高速公路免收通行费用政策,在不同程度上刺激了自驾出行的积极性,使得自驾车出游成为举家出游、结伴同游的休闲度假新潮流。
4、民俗观光旅游增添新亮点。新疆少数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传统手工制作既古老又文明,民族歌舞是少数民族的特色,艳丽的服饰、优美的歌舞为旅游文化增添色彩,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区内外游客。新疆“花儿”,维吾尔族的“麦西来甫”、哈萨克族的“阿依特斯”、柯尔克孜族的“库姆孜弹唱会”、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锡伯族的“西迁节”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正在被国内外越来越多的观众所接受和喜爱。
5、特种旅游勃勃生机。新疆旅游资源丰富、人文内涵厚重、民俗风情浓厚、品种类型众多、资源容量大,具有多样性、独特性、垄断性特征。独特的自然、地理优势,使得特种旅游、沙漠探险旅游、登山旅游、摩托车和自行车旅游等多种主题的旅游项目极具特色,极大地刺激了喜欢特种旅游的游客,满足了人们猎奇、探险的欲望,带动了特种游沿线各地旅游业及商贸流通服务业发展。独特的旅游资源正是新疆旅游业最具竞争力的优势。
6、节庆活动精彩纷呈。新疆每年都举办一系列极具特色的节庆活动,助推旅游业提质升级,向高层次发展。中国新疆国际旅游节、中国新疆国际旅游摄影节暨新疆国际胡杨节、中国新疆特种旅游节及喀纳斯冰雪摄影节、环塔里木汽车拉力赛、环塞里木湖自行车赛、新疆国际山花节、伊犁天马之乡国际旅游节、丝绸之路吐鲁番葡萄节等大型旅游节庆活动深受国内外游客欢迎,有效地推介了新疆的旅游产品和旅游资源。
7、冰雪旅游节独具魅力。2012年12月2日,“新疆冰雪旅游节”升格为“中国西部冰雪旅游节”,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前往新疆旅游观光,3天期间,累计接待中外参观者26.7万人次,展会签约47.6亿元大单,现场成交额22.7亿元。首届中国西部冰雪旅游节暨新疆冬季旅游产业博览会成功举办,大大提升了旅游节的定位和影响力。全国共有北京、重庆、广东等14个省市区旅游局负责人带队参展,开创了新疆与内地市区冬季旅游交流、学习与合作的新局面。吸引了常规旅游产品、户外及冰雪装备外,农家乐、牧家乐、个体餐饮等780余家企业参展。22家S级以上滑雪场,以优质的旅游服务,让区内外游客感受到“雪域新疆,冰雪圣域”的魅力。据统计,仅乌鲁木齐四大滑雪场旅游节期间就接待游客1.5万人次,与往年相比,雪场开业时间提前约半个月,客流量更大。
四、景区开发步伐加快 精品景区急速扩张
新疆旅游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广阔。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构成了富有西域特色的传奇人文景观。截止目前,共有生物景观类6个基本类型154个景点;古迹与建筑类28个基本类型453个景点;休闲求知健身类11基本类型160个景点。世界自然文化遗产1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1处;国家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6个。建成一批知名旅游景点,壮大了旅游经济规模,提升了旅游业知名度。截止2012年末,共有各类景区景点766个,其中,国家A级以上景区景点286个(含兵团),比2009年增加94个,其中,5A级景区5个,4A级景区59个,3A级景区119个,占全部A级景区的64%。巴音布鲁克景区、夏塔景区等正式成为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景区景气指数持续上升,极大的带动了旅游业发展。
精品景区接待火爆,营业收入快速增长。2012年,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旅游人数3427万人次,营业收入22亿元,比2009年分别增长97%和1.8倍,年均增长25.4%和40.7%。5A级旅游景区以其鲜明的特点,成为国内外游客的首选旅游目的地,喀纳斯的“瑞士风光”、天山天池的高山湖泊、吐鲁番葡萄沟的民族风情、独具自然风景和民族特色的那拉提草原,恍若梦幻的仙境可可托海景区,对国内外游客都有极大的吸引力。2012年,5家5A级景区共接待旅游人数330万人次,占全部A级景区接待旅游人数的9.6%,实现营业收入14亿元,占全部A级景区旅游收入的63.5%。
五、旅游产业初具规模 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
新疆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和多元民族文化,不仅吸引了众多的国际旅游者,同时也得到了区内外游客的青睐。旅游业成为许多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发展潜力。旅游业不仅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改善地区经济结构,还带动了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旅游总收入相当于GDP的比重由2009年的4.3%提高到7.6%。旅游产业已具备相当规模,基本形成了以“丝绸之路”为主线,以“五区三线”为重点的旅游业发展格局。同时,与旅游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民航、铁路、公路、口岸、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商贸流通、餐饮、服务业加快发展,极大地改善了旅游业发展环境,增强了旅游吸引力和接待能力,旅游产业初具规模。吃、住、行、游、购、乐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截至2012年末,共有星级饭店472家,比2009年增加19家,其中,五星级饭店17家,四星级饭店55家,三星级饭店237家;客房总数4.87万余间,床位9.24万余张。旅游股份公司7家;旅行社413家。
据2012年11月26日新疆旅游商品发展座谈会数据,目前,新疆旅游商品生产企业370余家,直接从业人员达35万人,带动间接就业人员超过百万人。旅游商品开发品种从过去传统的马甲、小花帽、玉石、玉器、地毯、民族乐器、英吉沙小刀等数10种,发展到现在的陶瓷、特种金属、玻璃、编织、刺绣和印染、泥塑、雕刻、书画等八大类近1000种产品,旅游商品(纪念品)收入约占旅游总收入的20%。
三年来,新疆旅游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疆将进一步发挥旅游业提升新疆形象的重要作用,加强文化、旅游、商贸流通服务的深度融合;提升旅游业的发展层次和发展水平;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游客至上”的理念;打造一支优秀的旅游服务队伍;提升旅游商品的文化创意水平;推出一批有创意、独具文化和地域特色的旅游商品,推出一批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营造良好的旅游消费环境,推动新疆旅游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树立“大美新疆”旅游新形象, 提升“大美新疆”品牌竞争力。
(责任编辑:石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