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对口支援“输血”到积极创富“造血”—来自西藏民族村落的见闻

2013年08月15日 11:24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记者黄小希、张京品

  10年前还住着土坯房的扎西尼玛,如今已是家庭年收入达15万元的致富能手。他所在的西藏林芝县布久乡仲果村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从2006年的3400元,增长到2012年的9184元。

  过去每年都要遭受洪灾困扰,如今已建成小康示范村,位于尼洋河畔的仲果村走出了一条由依靠“输血”向主动“造血”转变的发展道路。

  村党支部书记拉巴才旺告诉记者,2005年广东第四批援藏工作组投入援藏资金450万元,帮助村里修建了道路、村委会办公楼、广场、晒谷场、篮球场、供电、给排水等配套设施。全村50户人家自筹资金,县政府再给予每户数万元的建房补贴,200余口人自此告别了世代居住的恶劣环境,在藏式新房里开始了不一样的生活。

  结合区位和资源优势,仲果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种养业。村里建起了7座钢架温室大棚,44座竹木温室大棚,种植露天果树23亩,包括葡萄、油桃、杏子等十多个品种。

  富有经营头脑的扎西尼玛通过开办砂石场、跑运输发了家。如今,他又走在了致富道路的前面。三年前,扎西尼玛用自筹资金加贷款的方式承包下一大片果园。再过两年,果树就要挂果了。扎西尼玛说,到那时,自己准备在果园里经营农家乐。

  西藏民宗委提供的数据显示,自1994年开展对口支援西藏工作以来,全国17个省市、60多个中央和国家机关、17家中央骨干企业承担了援助西藏任务,安排援藏项目6000余个、资金200多亿元。

  一大批援藏项目的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不仅促进了受援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更推动了观念的转变,增强了百姓的致富意识。

  “以前村民在致富方面比较被动,通过支援项目和驻村干部的潜移默化,大伙儿的积极性比过去高了许多。”珞巴族汉子卫建勇说。

  米林县南伊珞巴民族乡才召村是珞巴族群众聚居的村庄之一。自兴边富民行动实施以来,国家民委对才召村先后投入了自来水工程、多功能文化室建设、群众住房维修、蔬菜种植基地建设、才召村特色旅游文化产业开发等12个项目。告别昔日刀耕火种、结绳记事的原始生活状态,如今的才召村以农牧业、运输业、林下资源采集、旅游业、劳务输出、相关政策性补贴为主要收入来源。2012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204.98万元,人均纯收入8106元。

  而在另一个珞巴族群众聚居村庄南伊珞巴民族乡琼林村,建设珞巴族文化展厅、风情文化广场,打造珞巴民族特色优势产业园,对珞巴特色旅游文化产品进行开发和商标注册……一系列挖掘整理珞巴族服饰、歌舞、竹器编织等传统文化的举措,让这里的村民吃上了“旅游饭”。

  身着珞巴族传统服饰,60岁的琼林村村民达伊手法娴熟地编着一个竹篓。浓浓的民族韵味,引来游客们驻足观看、拍照。老人说,自己一天能编织5个竹篓,一个竹篓能卖50元。竹器编织、林下资源采集、开旅游观光车……达伊掰着指头向记者介绍一家人的经济来源,脸上露出了淳朴的笑容。(完)

(责任编辑:西西)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