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清远英德医生雨夜涉水送孕妇

2013年08月21日 13:16   来源:南方日报   关明辉 戎飞腾
    18日凌晨2时14分,一声清脆的婴儿啼哭从英德市人民医院产房内传出,24岁的孕妇崔思霞心中高悬的石头终于落地——男婴,六斤八两,身体健康。

    而在8个小时前,崔思霞还躺在浛洸镇中心卫生院(以下简称浛洸医院)4楼的产科病床上,脑海中满是焦虑和害怕——剖腹产手术急需转院却遭遇洪水围困。为了产妇的安危,浛洸医院十一二名职工组成临时担架队,蹚过及胸高的洪流,通过不断接力将产妇抬上了在两公里外守候的120救护车,确保了崔思霞的及时转诊。

    她们事后才知晓,当晚所面对的,是1951年以来我省最极端的一场暴雨。

    暴雨夜,产妇亟待转诊

    17日凌晨,临产阵痛告诉崔思霞,她必须要住院了,在丈夫和婆婆的陪同下,她连夜从石灰铺镇的家中赶往浛洸医院。离开前,崔思霞留意看了看天,“雨不大”。

    岂料,到了下午,病房窗外的降雨就像不断袭来的阵痛一样,伴着惊雷越下越大,她听到周围的人在议论着,“水浸街了”,“大水已经漫进医院了”。

    紧随而来的依然不是好消息,下午18时许,崔思霞出现胎心偏快,医院考虑将此前安排的自然分娩改为剖腹产。然而此前入院检查时,心电图提示,崔思霞的窦性心律过缓,只有48次/分。“剖腹产手术需要麻醉,而麻醉药会产生降压和减慢心率的作用,她的心律又那么慢,一旦麻醉,可能会出现心跳骤停。”望着医院内积水越积越多,浛洸医院39岁的妇产科主任石少平女士正式向崔思霞家属提出转院建议。

    石少平知道,浛洸医院附近地势低洼,照这样的下法儿,浛洸医院势必被淹。而医院一旦被洪水围困,当崔思霞需要剖腹产手术时,远在35公里外的英德市区血库的血和抢救小组专家便很难及时赶到浛洸医院,这对崔思霞和腹中的胎儿来说,无疑都是致命的。

    “你们这是不负责任!早些不送出去,现在下这么大的雨,你还想把我们推出去(不管)?”石少平的建议刚一出口,便被崔思霞的婆婆情绪激动地一棍子打了回去。

    石少平能理解崔思霞婆婆的怨气,“外面雨这么大,还打着雷,媳妇也一直在喊疼,这么晚了还要转院,谁看了也心疼啊”。但情况已经跟入院时不同了,“埋怨归埋怨,我必须要说服她们转院”。石少平暗下决心。

    石少平一边从医学角度向崔思霞的家属解释转院的必要性,一边向医院院长申请调度高底盘车辆准备运送崔思霞。在院长的调度下,终于调来了一辆高底盘汽车,然而等到出发时却发现,浛洸镇的水位已经悄悄的涨了上来--车出不去了。

    闻知消息后,医院开始发动职工四处找船。浛洸镇虽然紧邻小北江,但已鲜有人打渔了。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船的踪影始终不见,已经从四楼挪到一楼等待出发的崔思霞愈发感到腹中疼痛——检查显示,崔思霞宫口已经开了4厘米。

    19时50分,看着医院忙上忙下,崔思霞婆婆终于被说动了。而此时,医院的水已涨至膝盖处。英德市区120传来消息,浛洸镇城区完全被淹,前去接人的救护车已无法进城,只能停在距离浛洸医院尚有2公里的交警浛洸中队附近。

    时间不等人,危急之下,医院决定用担架将崔思霞抬出浛洸镇。

    生理期女医生涉水送诊

    救人迫在眉睫,医院迅速抽调身强体壮医院男职工,没想临时能找来的职工个头都不是太高。八九名1米65以上的男职工与三四名产科女医生一起组成了临时担架队。石少平当时正处于生理期,但仍然坚持要一起冒雨涉水送诊。

    “他们都来不及穿雨衣,穿着衣服就直接出来了,蹚着水往前走。”崔思霞说,医生给她身上盖了塑料薄膜挡雨,婆婆则给她打着伞,一个女医生则在一旁高举着输液瓶跟着队伍给她输液,六人一班地轮换着抬担架,不分男女。“我很感动,我模糊的记得有一个女医生中途还摔倒了。”事后,记者了解到,该名女医生名叫陈燕椿,是浛洸医院产科的一名新进医生。

    “那天雨很大,天又黑了,还不断地打着雷,我也已经疼得都没有力气了,我感觉头晕乎乎的,眼也模模糊糊的,十分想睡。他们怕我睡过去了,就一路上不断地叫醒我,让我坚强,放松,不要紧张。”崔思霞继续回忆着当晚的经历,路很难走,但是担架却抬得很稳,每次轮到换人,他们都会先停稳了,然后再换人,“他们知道我疼,心疼我,我真的很感激他们”。病例显示,彼时崔思霞每5-6分钟阵痛一次,每次持续30秒。

    一张当时用手机拍摄的现场照片显示,几名医院职工奋力抬着担架,脸上挂满了雨水,衣服已完全湿透。风雨飘摇中,这支十几人的担架队缓慢前行着。刚刚行至第一个转弯处,只有一米五高的石少平和陈燕椿已经无法挪动脚步,汹涌的洪水淹到了二人胸口处,无奈,二人只得选择原路返回。“天很黑,水又太深,我们俩就很害怕迷路,只好给医院打电话,让他们来接我们。”石少平没有掩饰自己当时的窘迫,最终,医院再次派出四名员工将她二人找到,并顺利接回医院。

    不知换了多少次手,经过约半小时的艰难前行,担架队伍终于看到了停在水边的120救护车。将崔思霞送上车后,主治医生徐女士把自己的电话和病例一并交给崔思霞的家属,并嘱咐后者“有情况随时联系”。

    约半个小时后,21时05分,在雨中飞驰的救护车终于抵达目的地英德市人民医院。经再次检查后,崔思霞身体体征一切正常,并准备进行剖腹产。

    “病人吃饱了,医护人员还饿着肚子”

    18日凌晨1时15分,崔思霞被推进手术室,1个小时后,小男婴呱呱坠地,母子平安,崔思霞一家喜笑颜开。

    事后,崔思霞和石少平才知道,当晚她们所面对的是我省1951年以来最极端的一次降水过程。英德境内北江、连江的最高洪峰水位均超出警戒线6米多,浛洸镇17个村委中的13个村被淹,浛洸镇区几乎全部被淹。

    昨日上午,记者赶到浛洸医院时,石少平正在大院内清理淤泥。石少平告诉记者,从前日23时30分开始,医院内原本2米多高的水位已降至膝盖深,在院领导的带领下,全院员工停止休息,通通下楼,趁着退水连夜清淤,“如果等水完全退光了再清淤,那就很难了”。至昨日凌晨4点多,基本清理完毕后,石少平回家休息了2个多小时。7点钟,再次返回医院继续清洗大院。

    在记者即将结束采访时,一名医护人员突然赶来插口道,一名孕妇需要做剖腹产,需要石少平过去,来不及寒暄,石少平转身离去,消失在走廊尽头处。

    据浛洸医院副院长黄志尧介绍,从8月17日至20日,大水围困的4天里医院仍然收治着200多名病人。因为厨房遭到水浸,食物奇缺,医院紧急联系其他未遭遇水浸的镇的饭店赶制盒饭,并免费派给患者及其家属吃。住在院内宿舍的职工们也被发动起来“贡献食物”,“我们号召家里没有遭到严重水浸的职工,都把家中的食物贡献出来,每人负责十个人的口粮。”

    病人、家属、实习生,然后才轮到医护人员。“很多时候,因为饭量供应不足,病人都吃饱了,医护人员却没盒饭了,饿着肚子。最后只能依靠点米粥充饥。”

    据了解,洪水期间,浛洸医院将被洪水浸泡的一楼门诊搬至二楼,持续开门接诊。期间,蹚水时被意外割伤的患者和急性腹痛的患者均由冲锋舟送到了浛洸医院,及时得到救治处理。

    

(责任编辑:武学佳)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