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陪孩子购买新手机
开栏语
又到一年金秋时。度过了一个开心快乐的暑假,孩子们又要走进校园,开始新学年的学习生活了。懵懂无知的幼儿哭闹着被送入幼儿园;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将告别轻松快乐的学前生活,步入学习知识的时代;经历了“小升初”竞争的小学生们,开始了青春第一季——初中的生活;通过“胜似高考”的中考检阅的初中生们,将进入最后的中学时代——竞争更加严酷的高中;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金榜题名的高考生们,怀揣着美丽的梦想,将走入斑斓多彩的大学生活……今日起,本报推出关注大中小学生们开学的系列报道《金秋开学季》。
现象
万元装备成大学新生入学必备
近日,一名大学新生在论坛上晒出学前账单,学费、路费、生活费、数码产品费用等各项开销合计高达15560元,其中数码电子产品的费用支出为8800元,占总支出的56%,“入学开销”远远超过父母先前的预算。这则消息立即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现在的大一新生怎么了,上大学真的需要这么多钱吗?
西安市民李先生的侄女今年考上了吉林大学,为奖励孩子,全家经济总动员,给孩子置办“开学装备”:3000多元的数码相机、5000元的智能手机、5000多元的笔记本电脑和一台3000多元的 ipad, “除了这些,孩子的大姑还‘赞助’了5000元的生活费,表姐给了1000多元的‘新行头’。”李先生说:“不算生活费、学费等日常花费,单是开学前的这些装备就花费了两万多元,数码电子产品占支出大头。唉,现在的孩子上大学拼的是‘装备’,苦的是家长。”
家长
为孩子装门面宁愿“出血”
和李先生同样苦恼的还有很多家长,面对孩子一朝“中举”的喜悦,花钱添装备是常事,可动辄万元的“大手笔”消费,不少家长表示,虽然压力很大,但还是很愿意、很“高兴”出这笔钱。家长们的理由几乎是一致的:“不想让孩子在同学面前受委屈”。
60后的市民陈女士说:“我一个月工资3000元左右,儿子今年高考发挥出色,考了一个好学校,当时的经济预算是1万元,可不到一周花掉1.8万元,相当于我半年不吃不喝就给孩子买了东西。”陈女士说,虽然现在经济条件好了,但如此消费还是“鸭梨山大”呀。
不少家长表示,孩子上大学前的装备最少1万元起步,条件好的家庭花费在四五万元的不在少数。“现在就一个孩子,吃穿用度要是太差,与同学相比,担心孩子心里有压力,在同学间抬不起头,影响孩子的健康发展。宁愿自己生活的差一点,也不想委屈孩子。”家长们说。
走访
数码产品三件套生意火爆
昨日,记者在西安雁塔路上的赛格电脑城发现,数码产品柜台前询问的基本都是大学新生,而“装备三件套”笔记本电脑、手机、数码相机深受欢迎。其中,联想、华硕、戴尔等品牌是大学新生购买的首要选择,适合新生使用的电脑价位集中在4000元到5000元,同等价位的电脑配置基本相同。一位姓高的店员告诉记者:“大一新生买电脑一般对于配置要求不是太高,4000多元的价位比较适中,配置也不错,基本上同等价位比较的就是外观和轻薄性。”
手机的选择则多定位在1000-2000元的中端手机,但也有部分家长为孩子置办四五千元左右的 iphone 或高端品牌智能机。单就电脑、手机“两大件”就要花费6000元左右。除此之外,很多家长还会为孩子买数码相机、 ipad、 MP5 等等,记者了解到,一个 MP5 的价格少则几百元,多则一两千元,而数码相机和 ipad 价格则更高,这样一来,一位新生仅数码电子产品的花销就直逼万元。华硕电脑销售员张先生说:“开学在即,光我们一个柜台,4000多元的学生机一天至少售出3台,这两天,生意比平时集中火爆多了。”
专家
适度经济控制有助重塑孩子价值观
著名教育专家许建国说,“装备齐全化”其实是家长对孩子一种大包大揽的延续。现代化的电子产品对于学生来讲是需要的,但是实践证明,电子产品对学生而言更多的是网上聊天、游戏和谈情说爱,不但荒废学业也淡化了孩子和父母的交流。提醒家长在采购东西时不要为孩子置办的太周到,学生也必须清楚数码产品的使用和学业比起来是很次要的位置。如果本末倒置,我们的大学学业就可能荒废。同时装备奢侈化也会影响到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其实,仔细分析,家长为孩子大手笔的购置入学装备,大多数出自攀比心理。殊不知,盲目跟风攀比,荒废的不仅是学业,而是人品道德、做人准则的荒废。提醒家长们,应选取大学生月生活消费中档水平,对孩子进行适当的经济控制和正确的消费引导。
一起晒晒当年的“大学装备”
和90后大学生入学装备万元起步相比,一些不同年龄段的成年人也都晒起了自己当年的“大学装备。
60后的郑女士说,1985年,她考上了一所师范大学,当时家里穷,姊妹又多,为了凑生活费,父母东凑西借。入学前的装备就是翻新的被褥,喝水杯还是父亲单位发的当做礼物送给她的。当时上大学还有生活补助,一年100元的生活费足够了。那时的电子产品应该是录音机了,好的钢笔都是稀罕物。
1979年出生的李女士说,她的大学是在郑州上的。电子产品应该是随身听,爱华牌子的特流行,但也不可能是人手一台。入学最好的装备应该是收音机,也很普遍,广播点歌特别火,一到晚上,躺在被窝里听收音机,开始“夜半悄悄话”。BB机也是才出现,当时像摩托罗拉的BB机要2000多元,一般家庭很难消费得起,所以纸质书信应该是大家与外界交流的主要方式。
和上世纪60、70年代大学生相比,80年代的校园数码产品出现更新换代的繁荣。1983年出生的陈先生说,那时大学实行宿舍公寓化,被褥等生活用具由学校统一配备,只要带上日常所需的衣服,就能轻松入学了。2000年的时候,大学校园普遍使用小灵通,个别同学都用上了2000元左右的手机,随后,电脑、 MP3也都相继出现在大学校园。
你当年上大学时,都有哪些装备?开学报到是自己去的,还是父母亲戚陪送的?上大学,都有哪些记忆深刻的事情?请致电本报新闻热线02982243110,一起晒晒哟!
(责任编辑:石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