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特”给广东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6.3亿元

2013年08月26日 16:47   来源:羊城晚报   刘婷婷

博贺观测站工程师侯立培和观测仪器

  强台风“尤特”是继2008年“黑格比”以来正面登陆广东省的最强台风,“尤特”一口气给广东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6.3亿元。“尤特”后脚刚迈出广东,3天后“潭美”又在海上生成,虎视眈眈,向福建沿海逼近。

  每年一到7-8月,台风便隔三差五到访广东。素以“性格刁钻”著称的台风,“不走寻常路”是其杀手锏,气象人要对台风进行精准预报仍十分困难。

  为了揭开台风探测和预报的秘密,羊城晚报记者前往台风“钟爱”的登陆地点——阳江、江门、湛江、茂名等地,实地探访一线海岛气象站、新一代雷达探测基地、海洋气象科学实验基地,了解最先进气象探测设备如何一步步摸清各个台风的“脾气”,为台风预报提供“原料”。

  台风损失占气象灾害八成

  台风学名“热带气旋”,是一个风速极大的涡旋云系,其“身躯”可达几百到千余公里。今年热带气旋生成个数多、登陆时间偏早,登陆个数偏多,索性性格偏向“温和”,但超强台风“苏力”和强台风“尤特”的威力不可小觑。

  且每一个台风都“个性十足”,路径各不相同,“脾气”甚至非常暴躁。近日,“尤特”便给广东沿海带来了严重创伤。但与2008年台风“黑格比”相比,“尤特”是小巫见大巫。

  羊城晚报记者在阳江海陵岛遇见了有30多年出海经验的船长杨继众。他告诉记者,“黑格比”登陆时,整个闸坡港停电,陷入一片黑暗。海水没过了海岸,沿海楼房一楼均有海水渗入,鱼游到了岸上。街道上的酒店玻璃全被打碎了,海港里的船也被吹得东倒西歪。闸坡港是广东最好的避风渔港,但仍有12艘渔船被吹出了海港,不见踪影。据本地渔民不完全统计,仅“黑格比”便给他们带来了200-300万元的财产损失。

  广东年均有400多万人因台风受灾,死亡人数达80人,经济损失约60亿元,为全国的23%。近50年来,影响和登陆广东省的热带气旋平均每年分别为5.1个和3.9个。气象灾害是广东最主要的自然灾害,而台风带来的经济损失,占广东每年气象灾害损失的八成。

  海陆空实时监控台风

  为了尽早摸清台风“脾气”,对症下药趋利避害,广东气象部门建立了覆盖海、陆、空的立体观测网络,为台风预报提供实况数据以及历史资料的支撑。

  目前,广东已建成气象卫星接收站、10部新一代天气雷达、16部风廓线雷达、86个新型自动站、31个土壤水分站、1800多个区域自动气象站、5个海上石油平台站、2个船舶自动站、4个大型气象海上浮标站等探测设备。

  当台风仍处在离岸200公里外的海域时,主要依靠空中部队——气象卫星做实时监测;当台风临近或登陆沿海地区时,地面部队就要出马——地面气象站网、多普勒雷达天气雷达站网以及中尺度地面自动观测站网监测台风动向。来自卫星、雷达、气象站、海上观测平台等数据源源不断地反馈到气象台,为台风预报提供“原料”。

  去年,距离深圳约260公里外的3个海上石油平台站获取了“韦森特”经过前后台风外围和台风眼的探测数据,其中一个平台恰好位于台风中心路径上,广东省气象局和深圳市气象局在判断“韦森特”登陆路径时均重点参考应用了3个海上石油平台站的探测数据。

  搭建于沿海城市及海上平台的自动探测站是“捉捕”台风的排头兵。除了3个海上石油平台站,深圳市还安装了150个以上自动探测站,平均3.5公里一个,并还在不断扩建,搭建起一张紧密的城市自动气象站网,实时监控台风对城市的影响。

  除了城市,在深入南海的小岛上也布局了“海军”,录取实况气象数据,为台风预报提供参考。位于湛江东海岛的新一代雷达探测基地是最靠近海岸线的雷达站,与海岸线仅相差800米。雷达站内,多普勒雷达全天无休地扫描其头顶天空,每6分钟完成一次体扫,根据雷达天线仰角不同,划分为9层进行旋转“拍照”,记录下头顶上云层含水量情况。

  “根据气象雷达回波图,可判断云系里的含水量。当台风外围云系经过雷达体扫半径时,通过播放一段时间内获取的雷达回波图,可为判断台风云系走向、台风眼位置甚至台风眼行进速度提供参考。”湛江气象雷达站站长邝家豪向记者解释“雷达军”如何定位台风。

  目前已建成的10个雷达气象站均会将获取的雷达回波图上传至数据库,成为合成雷达拼图的“原料”,台风逼近广东时,可从雷达拼图上清楚看到广东上空的风云变化。

  特殊部队与台风亲密接触

  湛江新一代雷达探测基地相邻,驻扎着我国首个海洋气象观测站——茂名博贺海洋科学试验基地,这是可在海上与台风亲密接触的“特殊部队”。

  博贺观测站由临海气象综合观测平台、近海海洋气象观测平台(海上铁塔、小浮标)、远海海洋气象观测平台(10m大浮标)组成。增加了对水文要素观测,还可布放探空气球,是其他气象观测站不具备的。

  观测站内安装了边界层风廊线仪、波浪浮标、测波雷达、微波辐射计、超声风温仪、GPS探空仪、水汽及二氧化碳分析仪,进行边界层垂直风、温、湿廊线,边界层海气动量、热量、水汽交换及湍流输送等方面的观测,为研究南海北部及邻近区域的海-陆-气相互作用物理机理提供第一手观测资料。

  “特别是近、远海上观测平台,克服了海岛观测站受下垫面影响较大的不利因素,更能获取台风逼近时完整的海浪和气象资料。”博贺海洋科学试验基地工程师侯立培说。

  人才和设备是两大瓶颈

  广东已搭建起覆盖海、陆、空的立体观测网络,但台风预报仍有许多未解开的难题。目前台风路径预测世界平均误差在100公里以上,有时甚至达到200公里,“误差能控制在100公里已经是顶尖水平,但就这100公里的误差,原本预测在广东登陆的台风最终会在福建或者广西登陆。”深圳市气象局副局长毛夏说。

  据省气象局统计,刚刚离开广东的强台风“尤特”24小时和48小时路径预报误差仅分别为37.7公里和62.4公里,荣获“近年广东台风模式预报误差最小”桂冠。

  茂名博贺海洋科学试验基地作为“特殊部队”,功力却未能完全发挥,目前仍停留在“重观测、轻分析、零应用”阶段。“特殊部队”缺人才、缺设备是大缺陷。

  茂名市气象局副局长汪悦国告诉记者:“工资待遇水平不高,又地处偏远,属于三类艰苦台站,高端人才留不住。加上资金不足,许多大型设备还无法使用,连海上观测平台也是今年才通海底电缆,保证供电和数据回传。这种情况下,希望在观测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分析甚至应用,很难。”

  目前,我国天气预报准确率在85%-88%之间,一年仍有50天左右预报不准确。准确率要提高1%,需要加密气象站布点录取数据。即使是当下最先进的数值预报,一旦录入的探测数据有误差,计算出来的结果误差将被成倍放大,犹如手电筒和它发出来的光。

  根据规划,到2015年广东将接收13颗以上气象卫星资料,风廓线雷达从12部增加到30部,海洋气象观测基地增加到5个,实现镇镇有自动监测站,将气象监测的“线眼”安插到广东各个角落。(记者 黄璨 实习生 李锦媛 通讯员 刘婷婷)

(责任编辑:袁霓)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