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西藏三峡”在这里崛起

2013年08月30日 12:19   来源:SRC-1968   

宁布村 一角。记者 次旺 摄

  村落特点:

  宁布村紧邻拉萨河支流——乌日龙河,位于林周县旁多乡,海拔约4200米,属半农半牧区。因旁多水利枢纽工程的实施而使这个古老的村庄焕发出勃勃生机,充满现代气息。

  村子叫宁布村,这里有山,有河,更有被称作“西藏三峡”的旁多水利枢纽工程。

  村前的山,叫龙日山,有“西藏富士山”之称,也有“旁多金字塔”之美誉。因村子位于山的心脏部分,故此得名。“宁布”意为“心脏”或“中心地带”。

  村后的河,叫乌日龙河,与热振河、达龙河共同注入拉萨河,素有“三河一流”的美称。

  村后的山叫宁日曲布。传说,在宁日曲布常常会形成一块4米高的冰柱,旁边的旁多错也会结成很厚的冰。每当这里的百姓到山南朝拜,山南的人便会问:“宁日曲布是否有冰柱,旁多错的湖面是否结冰?”如果有冰柱、湖面也结冰了,山南人便知道宁布的百姓今年会丰收,衣食也就有了保障。

  为什么会这样呢?村里68岁的老人普觉觉告诉大家,在宁日曲布山的后面还有一个窝状的山凹,如同一个粮食囤被人掏空。这冰块就像一位慈爱的母亲为儿女们生计担忧的泪水,她在日夜向上苍祈祷。

  如今,这里的百姓再也不会为是否吃得饱担忧了,因为旁多水利枢纽工程的实施正使这里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

  2009年7月15日,西藏旁多水利枢纽工程在这里开工。

(责任编辑:邓一)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