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是一座以石油命名的城市。半个世纪前,油城儿女在“没有草,没有水,连鸟儿也不飞”的茫茫戈壁创造出人间奇迹,建设了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半个世纪后,油城儿女在以现代文明引领城市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再创佳绩,2011年12月20日,克拉玛依当选“全国文明城市”,成为西北地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地市级城市。
克拉玛依市委书记徐卫喜说,“让老百姓生活在一座更文明的城市里,这就是最大的民生!”
1996年,克拉玛依确定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奋斗目标。那一年,克拉玛依市委下发了《精神文明建设系统工程总体方案》,确定精神文明建设“六大工程”,即:核心工程、形象工程、繁荣工程、育才工程、温暖工程、平安工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一目标,第一次出现在一个以石油企业职工为绝对多数的矿区型城市人们的视野里。
15年的创城之路,也是克拉玛依的城市发展之路。“大会战”是新中国石油人最耳熟能详的语言。而今“大会战”又成了克拉玛依人创城的行动指南。数以万计的油城人奋战在茫茫戈壁,从四百多公里外引来涓涓清流,滋润了克拉玛依干渴的大地;数以万计的油城人挥锨培土,精耕细作,培育起了10万亩葱葱碳汇林;又用了12年时间,建成了绿量充分、布局合理、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地系统,城市绿化率每年以3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增,2010年,已经跃升到39%。克拉玛依相继被评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
在创城“大会战”中,每一名油城市民既是“创建者”,又是“推动者”,人人参与创建的理念,一步步将创城工作推向高潮,由政府公务员、企业员工、学校师生、离退休职工等组成的文明使者、文明劝导员、青年志愿者,构成了油城街头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个体工商户、出租车司机不甘人后,自费印制横幅、张贴宣传单,志愿加入创城队伍中。现在的油城,文明礼让、团结友善、和谐有序的社会风尚蔚然成风。克拉玛依市委、市政府坚持创城惠民的执政理念,将“惠民创建”作为创城的最高标准,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让油城人民老有所养、少有所怀、劳有所得、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充分享受到创城所带来的福祉。2009年4月1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的评定结果表明:克拉玛依在城市生活质量竞争力排名中位居全国第七。
“以前很多退休后去内地定居的同事都回来了,去过那么多地方,我们还是觉得克拉玛依好啊!”一名退休职工骄傲地说。克拉玛依全市4个区、12个街道、99个社区建立了三级老龄工作网络;建成总面积达72000平方米,180余处老年文化活动场所;修建了100多条健身路径,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同时,拥有社区卫生中心12个,卫生站32个,使老年人小病不出社区,就地、就近、便捷享受医疗保健服务。
从2002到2008年,市各级政府对中小学的经费投入已超过了43亿元;从2007年开始,所有农牧民孩子全部实现进城上学,享受免费义务教育。2008年,被评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城市”。
截至2010年,克拉玛依市实现了连续10年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低于2%的指标,并连续4年“零就业家庭”动态保持为零。
从2008年开始,人们又惊喜地发现,每天,数百名配备了GPS卫星定位功能“城管通”的城市管理监督员都会出现在各条街道上。数字化城市管理,让油城更人性、更完善、更舒心。
截至2010年末,克拉玛依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0.4%,平均每三户有1辆汽车,每百户居民拥有电脑、钢琴数量居新疆前列;人均GDP达12.1万元,位居新疆首位和全国各城市前列。
数字是枯燥的。走在克拉玛依的大街小巷,那一张张舒展的笑脸,那一串串朗朗的笑声,已经最直观地展示了市民生活的幸福程度。
朝霞漫天,夕阳西下,繁花满目的穿城河畔、步行街上、西月潭边,人们或轻歌曼舞,或驻足嬉戏,欢声笑语间耳边萦绕着歌曲《克拉玛依,我深爱的家乡》,一阵微风轻轻飘过,这歌声竟也似花香般萦绕在心头久久不散。(中国经济网记者姜帆)
(责任编辑:徐晶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