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稿 > 正文
中经搜索

吉林:搭建"六大平台" 破解青年就业创业难

2012年03月05日 11:47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长春3月5日讯(记者李己平)团吉林省委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组织优势,整合社会资源,从解决青年创业经验不足和资金匮乏短板入手,搭建“六大平台”,全力推进城乡青年就业创业工作。

    搭建观念引导平台,组建青年就业创业专家指导团,通过就业创业政策法规解读、就业创业热点问题解答、创业典型现身说法等形式,为青年实现就业创业消除疑虑;搭建技能培训平台,借助专业培训、项目培训和网络培训等方式,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各类青年群体进行培训,逐步形成完善的青年就业创业培训体系;搭建就业见习平台,扩展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涵盖领域,发布见习岗位信息,不断扩大有见习需求青年的参与广度;搭建资金扶持平台,深入推进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专门研发“吉青时贷”、“青创时贷”两个针对城市和农村青年的特色金融产品,加大省青年创业就业基金发放力度,进一步为青年就业创业提供资金扶持;搭建创业服务平台,以吉林青年创业园为核心,为全省青年提供创业综合服务,作为青年创业企业的孵化器;搭建人才培养平台,实施“城市青年创业型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村村青年致富星火培养计划”,实施“大学生青春创业行动”,以人才培养促城乡青年就业创业。

    吉林团省委书记张晶莹对记者说,就业创业、成才致富是青年普遍关注的最迫切、最直接、最现实的现实需求,解决这个问题就抓住了青年发展,成长成才的牛鼻子。2011年,团省委大力建设吉林青年创业园,全省已建立省级青年创业园6家,现有在园企业221家,扶持创业青年254人,带动青年就业2086人,创造税收1亿多元;全省已建立农村青年创业创富示范基地120家;推进吉林省大学生青春创业行动,实施“MM”百万青年创业计划等项目;加强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全省已建设见习基地964个,累计有10367名青年参与岗位见习,见习期间见习企业可获省里提供的每名学生500元的资金支持。3485名青年见习结束后被见习单位正式聘用;实施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联合省内多家金融机构共向城市青年发放贷款2948笔,金额13704.38万元,带动就业6691人,向16225名农村青年发放贷款43174.95万元,带动就业23373人;发挥省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作用,发放贷款1.2789亿元,帮助123户中小企业解决融资发展问题,累计创造就业岗位1105个,带动青年就业5000多人;对8434名进城务工青年开展“订单式”培训,5847人实现上岗,对55880名农村青年进行创收致富技能培训,12960人实现就业。

(责任编辑:徐晶慧)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