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稿 > 正文
中经搜索

“学习贯彻十八大” 把老百姓的上访信当成家书

2012年12月11日 10:31   来源:中国经济网   记者李佳霖 武自然
    “感谢啊!这都是政府给我们送的温暖呐!”12月10日中午,在天津市和平区常德道6号的小院里,已在寒风中等待的康树芬大妈一脸笑容地拉着记者的手说,“快,屋里坐!”

    绕过一幢灰色的三层小楼,康大妈的家就在楼后面一排小平房的中间,推门进入,屋里暖烘烘的,很快就把我们挟带的冬日里的寒意给融化了。约十三平米的小屋,虽略显拥挤,但很温馨。拍着进门不远处新装的20片暖气片,康大妈高兴地告诉我们:“12月7日装上暖气,8号也就是前天就开始供暖了。你看,多热乎!那边还有20片呢,四十片暖气片的热量让我们的屋里达到了20度,小孙女来这儿住,晚上上厕所再也不用披棉袄了……”

    康树芬大妈和老伴齐全在这里住了已有43年,和平区是天津的老城区,五大道上的老建筑众多,多年来这里的供暖问题始终是个令人头疼的“老大难”。几年来,针对五大道的供热问题,群众的来信来访不下几百件(次)。截至今年11月底,和平区委、区政府用了2年的时间,投资7500多万元,解决了32万平米、5300户的供暖问题。康大妈的房子因是老式的平房不具备供暖的条件,所以没通上暖气。多年来住在阴暗潮湿的屋里,康大妈的血压和心脏都不太好,老伴齐全也有糖尿病,就算烧上蜂窝煤的炉子,打开空调,市内的温度也只有13度左右。阴冷的屋子总让老两口身体很不舒服。于是,他们再次找到了安乐村居委会,因要协调的部门较多,居委会很快反映给街道,街道又找到了区政府。和平区区委书记李金亮知道此事后,立刻批示相关部门:办!特事特办!

    区、街道和居委会一起协调,和平区供热办紧急请天津热电公司带气作业、延长暖气管道,为康大妈等3家居民装上了暖气,考虑平房是水泥地、室内更冷等因素,所以这3家都采用了比普通住房多20片暖气的措施。第一次用上了暖气,康大妈和老伴乐得合不拢嘴,连声说:“要好好庆祝一下,今年可以暖暖和和过冬了!”

    天津市和平区委书记李金亮是党的十八大代表,从天津回到北京后,他已先后两次在全区领导干部会议上传达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并邀请社区百姓一起聊天,在学十八大报告的同时,给区委区政府的工作“挑刺儿”。和平区信访办李宏斌主任介绍说,金亮书记有个顺口溜:把上访信当家书,把信访群众当家人,把群众上访事当家事。

    李金亮在宣讲十八大精神时说的最多的就是:“参加党的十八大会议,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党对民生改善的关注。十八大报告提出了要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首先要知道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特别是所怨。我们要像对待父母一样对待百姓,只有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能把我们看在眼里”。

    临别时,康大妈说起十八大,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光彩,“我是72年入党的老党员了,开十八大那几天,我天天守在电视机前。十八大太实际了!习总书记说的多好啊,要注重民生,善待百姓。说要转变作风,这不马上就供暖了。我的血压和心脏这两天好多了,老伴的手也不太疼了。我们以后的日子更有奔头了!”

    “就是,供暖费一年才445元钱,而我们一年烧煤的钱要一千多块呢,还不算开空调节约的电费钱,我们要节省小六百元钱呢!”老伴齐全乐呵呵的补充说。

    据介绍,在和平区,70%的财力投向民生,明年该区将再拿出2个亿用于全区的旧楼改造。(中国经济网记者李佳霖 武自然)

(责任编辑:徐晶慧)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