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31日讯(记者张济和、通讯员梁世芳) 12月29日,承德国家级尾矿综合利用基地建设启动大会暨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在河北承德举行。承德市委、市政府全力推进尾矿综合开发利用,使其“变废为宝,变害为利”。这标志着承德的尾矿库利用翻开了新篇章。
承德,位于北京、天津的“上风上水”,首都生态圈的核心地带,是京津重要水源和生态屏障,承担着“固沙输水,拱卫京津”的重要历史和政治任务。承德是一座“依矿而起,靠矿而兴“的资源型城市。
会上透露,截至2011年底,承德市共有尾矿库826座,约占全国的1/17、河北省的1/4。尾矿库累计存积量近16亿吨,年新出产量2亿吨。巨大的尾矿资源给生态、社会、安全、发展带来很大危害和压力。
这期间,在国家有关部委和省直有关部门及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的帮助指导下,承德市在深入调研、反复论证后得出尾矿是废物,是公害,更是宝贵资源。该市不仅尾矿量大,而且部分尾矿内含有价元素,具有很好的再提取和广泛深度开发利用价值。
特别是今年以来,承德市尾矿综合利用进入快速发展期,实施了一批包括综合采选、尾矿制备建筑材料、干排回填等综合利用项目,其中,仅新型建筑材料就实施了16个项目,达产后预计年可实现产值14亿元。
“作为资源型城市,资源总有枯竭的一天,如果对资源不进行有效循环利用,生态得不到有效保护,经济不尽快转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一句空话。”承德市委书记郑雪碧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把尾矿库利用好,要变害为利、变废为宝,使其由危害环境的沉重负担变为新兴产业和宝贵的财富。
国家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肖春泉在会上表示,刚刚结束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对推进工业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实施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承德市被列为国家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基地建设首批12个试点之一。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承德国家级尾矿综合利用基地建设启动大会由河北省工信厅和承德市委、市政府主办。启动大会上,承德市市长赵风楼代表市政府与央企、京企和科研院校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各县区也与相关企业签约,共签订了31项合作协议。
(责任编辑:徐晶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