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阅更多2013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刘可清作政府工作报告
厦门市人民政府市长刘可清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2年工作回顾
2012年,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动力,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2822亿元,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60亿元,增长12.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60亿元,增长20%;财政总收入739亿元,增长13.4%,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423亿元,增长14.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0亿元,增长10.3%;城镇登记失业率3.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2.2;城乡居民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同步增长;节能减排目标预计可以完成。
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和成效是:
(一)着力实施综改方案,重大平台建设成效显著
面对中央赋予厦门新的历史使命,我们加强组织领导,坚持统筹规划,建立协调机制,狠抓责任落实,全力推进重点领域改革、重要政策争取、重大平台建设。
综合配套改革有序推进。制定并实施综改三年行动计划,56个部门分别出台工作措施。市对区财政体制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稳步推进。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免税额度由3000元提高到6000元,“营改增”试点、发布海峡航运指数等20项政策获批实施。省政府出台实施意见,支持厦门建设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和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两岸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发展规划上报国务院。规划建设大陆对台贸易中心等重大平台。
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加快建设。推动客运与货运并举、软件与硬件并重、港口与产业同兴、腹地与中转结合,大力发展航运物流综合服务体系。厦门航运交易所、东南国际航运仲裁院、福建电子口岸入驻。远海自动化码头、中心总部大厦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海沧保税港区二期封关运作。东渡邮轮母港规划启动,亚洲最大邮轮“海洋航行者号”成功靠港。内支线网络进一步完善,陆地港建设取得进展。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突破700万标箱,增幅居全国前列。厦门成为全国唯一海港空港“国际双创卫”城市。
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建设进展顺利。围绕“高起点、快启动、早见效”,创新体制机制,加快项目集聚。厦门农商银行等20家金融机构开业。赛富创投基金等112个项目落户。海西金谷广场开工,将建成区域性金融要素交易平台。浦发银行在厦设立离岸业务中心,厦门银行等6家金融机构在异地设立分支。我市与台湾多家银行签订人民币清算代理协议,人民币结算额增量居全国首位。
(二)着力稳增长调结构,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
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火炬高新区国家级孵化器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1000多家。新增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5人。新设中科院海西研究院稀土研究所等研发机构27家。厦门南方海洋研究中心挂牌。生物与新医药特色产业基地通过国家认定。世界第一支重组戊肝疫苗获批生产。河豚毒素完成二期临床试验。新认定4家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增2家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参与起草国家、行业技术标准58项。国家标委会组织达11家。专利申请9246件,授权7178件。
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大力鼓励企业提升设备现代化、生产自动化水平,稳定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保沣实业、正新集美厂等企业自动化生产线投产。天马微电子、开发晶照明等企业投入运营。厦船三期等项目开工,山东重工重组林德叉车和丰泰汽车。新增联想移动、冠捷、烟草工业3家产值超百亿元企业。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69家,达到772家,实现产值2300亿元,增长20%。厦门钨业列入全省首个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单位。成功承办工业设计领域首个国家级奖项展评。德国红点设计机构首次在我市举办国际设计营商周。全年完成工业投资 260亿元,增长12.6%。单位电力产值为全省平均值的近2倍。
现代服务业水平不断提升。服务业增幅居全省首位,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60%。海峡电子商务创业园建成使用,电子商务企业快速成长。石油交易等专业市场形成规模,四大营运中心新引进总部155家。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金额和执行金额分别增长67%和37%。美亚柏科超级计算中心正式运营。软件园三期加快推进。电信、移动、联通动漫基地齐聚厦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销售收入461亿元。全年共举办展览活动160场,展览面积138万平方米,外来商业会议2300场,参会人数50万人次。会展中心三期建成,总展览面积10万平方米。威斯汀、凯宾斯基等高端酒店开业。旅游人气和游客满意度指数居全国前列。接待境内外游客4016万人次,增长14%,旅游总收入531亿元,增长17%。中山路名列第四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榜首。
帮扶企业有力有效。落实结构性减税缓税、涉企收费减免等政策措施,全年为企业减负23亿元。出台促进工业生产、稳定出口增长的相关措施,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增产多销,全年提供财政扶持资金超过36亿元。实行重点企业“一企一策”,帮助摆脱困境,转型升级。七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盈利,工业经济效益指数比年初回升16个百分点。出台加快创新体系建设、加快海洋经济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营造更佳的发展环境。
(三)着力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同城化进程加快
大力推进跨岛发展战略,合理布局城市人口和生产要素,不断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对外辐射能力。
新城建设全面提速。完善四大新城组织管理、开发建设、投融资等工作机制,相继启动一批工程,完成投资430亿元。集美、海沧、同安、翔安新城分别完成建筑面积198、174、113、70万平方米。厦大翔安校区正式开学,当年入驻5000多名学生。洋唐保障性安居工程、洪坑安置房初具规模。同集路改造步伐加快,海翔大道二期、海沧隧道连接线、滨海东大道开工建设,集美北大道等干线交通路网建成通车。
岛内提升步伐加快。严格控制城市建设规模,降低开发强度,拆除违章建筑70万平方米。优化提升沿街建筑立面和夜景工程。继续治理筼筜湖。启动火车站改造。坚持“退二优三”,湖里老工业区逐步转型。完成849辆出租车“油改气”,对近600条道路定期清洗,有效减少粉尘。提升绿化彩化水平,新建一批林荫道和街心公园。
厦漳泉同城化扎实推进。编制完成总体规划和9个专项规划,持续推进57个同城化项目。龙厦铁路、厦安高速建成通车,厦漳跨海大桥全线贯通。长泰枋洋水利枢纽工程通过国家环评审查。九龙江北溪引水左干渠改造工程投用。完成厦漳港口一体化整合。海投长泰科技园、火炬永春产业园建设启动。
“三农”工作成绩突出。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转移就业2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居全省首位。同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加快建设。农副产品与食品加工业实现产值288亿元,增长16%。建设1.5万亩蔬菜种植直控基地。莲花水库等水利工程顺利推进。除险加固2座中型水库。完成汀溪水库上游5个行政村连片整治。完成凤南和莲花片区自来水管网改造,解决6万人用水困难。汀溪、新圩、灌口、东孚小城镇建设进展顺利。
(四)着力加强外经外贸,开放型经济水平稳步提升
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不断提升招商引资水平,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三维”招商取得成效。突出抓龙头、铸链条,新增世界500强项目11个,新设立外资项目330个,实际利用外资25.3亿美元。央企对接合作项目8项,16个在建项目进展顺利。对接民企项目194项,总投资808亿元。成功举办第16届“投洽会”,参展规模进一步扩大,厦门团外资签约项目40.5亿美元。
对外经贸平稳发展。面对企业订单不足、成本升高等困难,深入实施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全面实行海关进出口分类通关改革,在全国率先实现进出口货物检验检疫电子监管。全年进出口总额744亿美元,增长6%,其中出口452亿美元,增长6%。新建成外贸公共服务平台8个。外贸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百强城市第5位。
对内对外交流合作取得新进展。接待外国团组258批次。与加拿大列治文市缔结友好城市。开通厦门至柬埔寨直航航线。厦航加入天合联盟,进一步提升了国际影响力。成功举办国际海洋周、南洋文化节。“厦门号”帆船完成环球航行。爱乐乐团出访俄罗斯。海外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工作得到拓展。闽西南五市等区域协作得到加强,援疆援藏援宁等对口帮扶取得新成效。
(五)着力发挥对台优势,两岸交流合作更加紧密
作为全国唯一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改试点城市,我们致力先行先试,不断开创对台工作新局面。
涉台服务更加优化。维护台胞合法权益,帮助台企解决困难。全市金融业为台企提供1400亿元人民币授信额度。聘请台胞担任陪审员和检察联络员,设立涉台海事审判庭、基层法院涉台法庭、台商协会法律援助站,率先备案管理台湾经贸社团在厦设立机构。8所一级达标高中设立台生班。
经贸往来更加密切。全市新批台资项目149个,合同利用台资4.2亿美元(含第三地);对台贸易77.8亿美元,台湾水果进口量保持大陆各口岸第一。欣贺服饰等6家企业入台投资。海峡两岸图书物流中心投用。厦金航线开通夜航,赴金门旅游实现当天办证、当天成行。大陆居民经厦赴台旅游16万人次。开通厦门至澎湖包机航线和两岸海上快件运营。厦金海底光缆竣工,两岸经由第三方通信的历史将宣告结束。
交流合作更加深入。成功举办第四届海峡论坛,台湾中南部、中下层、中小企业等参会代表超过万人。台交会、文博会、郑成功文化节、保生慈济文化旅游节等重大活动水平和层次提升。与台湾岛内重要人士的交流交往取得突破。新设台中市海交会办事处等12家两岸办事机构。成功举办两岸海上联合搜救演练。厦台科技、教育等领域交流合作取得新进展。
(六)着力坚持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建设深入推进
优先保障民生投入,优先办好民生实事,不断化解民生难题,促进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实施50件为民办实事项目。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23所,新增学位6600个。完成13所中小学建设,新增学位1.2万个。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达100%。面向全国招收1264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在全省率先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膳食补助、统一全市中小学的生均公用经费。厦门理工学院通过本科教学合格评估。中山医院内科综合病房楼竣工,口腔医院新院投用,全市新增病床位近千张。提前三年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提高到年人均40元。持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95.7%。鼓浪屿申遗等进入我国预备名单。《蝴蝶之恋》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全市镇(街)、社区配齐综合文化站、文化活动室、电子阅览室。闽南大戏院等项目竣工。我市运动员在伦敦奥运会夺得1金2铜。厦门国际马拉松实现国际田联路跑金牌赛事“五连冠”。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防震、气象、方志、档案、人防海防、民族宗教、妇女儿童、老龄、红十字、慈善等工作取得新进步。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新增就业20.3万人,荣获全国创业先进城市。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上调255元,增幅居全国第二。城乡居民医保每人每年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360元,提前三年达到国家标准。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报销比例提高到95%和75%。对困难残疾人发放每人每月300元生活补贴。为智障儿童设立集教育、康复、科研于一体的心欣幼儿园竣工。在三级公立医院推行先诊疗、后结算。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和住院报销比例提高到50%和75%。城市、农村低保标准每人每月上调65元和70元。建立覆盖全市的农产品质量预测预警监测点。继续定点供应平价农副产品,建成平价商店57家。开工建设2.9万套保障房,完成5073户配租配售。新建、启用一批停车楼和路边停车位,增加停车位近2万个。新开通与优化公交线路68条,新增与更新公交车450辆。
社会管理不断创新。全面启动综合警务改革,路面见警率、管事率明显提高。持续开展“清网行动”和“两抢一盗”等专项整治。推进社区网格化、信息化、精细化、人性化服务管理,海沧区成为全国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顺利完成村(居)组织换届选举。全面开展市区镇(街)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活动,化解矛盾纠纷。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出入境管理处被国务院授予“模范出入境管理处”荣誉称号。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面开展生态市建设,落实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点、线、面”攻坚计划,造林绿化2.8万亩,改造提升4785亩。开展水土流失治理。会展中心岸线人造沙滩工程、集杏海堤开口改造顺利完工。垃圾密闭化清运及时率、无害化处理率达99.5%。东部垃圾焚烧发电厂投入试运行。顺利通过再创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复核,主动发布PM2.5检测值,空气质量优良率100%。获评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
(七)着力政府自身建设,行政效能水平不断提高
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依法执行人大决定决议。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全年办理人大议案9件、建议314件,满意率98.5%;办理政协提案562件,满意率97.2%。扎实推进依法行政,连续6年获得全省依法行政绩效考评第一名。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法规草案4件,制定、修改规章5件。市政府部门“三定”工作全面完成。深入开展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资金审计和监察,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得到加强。开展“下基层、解民忧、办实事、促发展”和“深化效能建设年”活动,治理庸懒散,建立直接联系群众服务基层常态机制。75个行政事业单位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为市民提供600多项“一站式”服务。电子政务云投入运行。厦门蝉联全国服务型政府第一名,再次名列全国城市文明指数测评首位。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与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人民齐心协力、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与有效监督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离退休的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中央和省驻厦单位、驻厦部队、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来厦的投资者和劳动者,向关心支持厦门发展的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资源与环境约束日益趋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任务繁重;经济总量偏小制约了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功能的有效发挥;教育、文化、医疗等公共服务需求快速增长,与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停车难、交通拥堵现象有待缓解;一些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作风不实,工作水平和能力有待提高。我们要正视这些问题,努力加以解决。
(责任编辑: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