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方百计促进经济增长
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有为地做好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各项工作。
第一,保持投资较快增长。用足用好国家各项投资举措,努力扩大投资规模。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力争完成1万亿元以上,增长18%以上,其中城镇投资8860亿元,增长20%左右。
把项目建设作为投资的关键,集中力量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围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点抓好1461个工业项目,特别是突出抓好51个重点产业支撑项目,争取山海关造船等项目投产或部分投产,确保中船重工邯郸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等项目顺利实施,积极做好曹妃甸炼化一体化等项目前期工作。围绕改善发展环境和条件,重点抓好铁路、高速公路、港口、机场、电网和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京沪高速、京石客运专线等17条铁路项目建设,做好大广等33条高速公路项目的建设和前期工作,全面启动黄骅港综合港区起步工程,曹妃甸煤码头一期二单元、矿石码头二期开工建设,推进秦皇岛港西港东迁工程,加快南水北调中线主体及配套工程建设,完善和扩大引黄工程体系。围绕转变发展方式,重点抓好节能减排项目,积极推动电力、石化、钢铁、建材、煤炭等高耗能行业和制革、印染等高排放行业的技术改造,抓好邯钢高炉煤气发电等73个国家和省支持的项目建设,力争33个利用省资源节约专项资金的项目尽早开工。围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重点抓好社会事业和民生工程项目,在保障性住房、农村基础设施、教育卫生文化、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实施一批重点项目。
坚持扩大投资规模和优化投资结构并举,注重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带动社会资金投入。优化建设用地结构,努力破解项目用地难题。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继续控制“两高”和产能过剩产业投资,坚决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盲目扩张。切实加强投资项目和资金监管,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
第二,着力扩大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积极拓宽消费领域,大力培育消费热点,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切实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努力促进居民服务性消费。制定鼓励引导居民消费的政策,在产业、价格、财税、金融等方面出台具体措施,扩大居民消费预期,培育消费热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努力扩大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大力发展社区商业、物业、家政等服务性消费,积极开发旅游、文化、体育健身、网络等热点消费,开展社会性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依托城市主城区、重点开发区、交通枢纽、生产基地,建设一批服务业集聚区。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民生服务体系建设,发展便民利民的生活服务网点。
积极开拓城乡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加快提升商贸流通业,结合城市拆迁改造,调整商贸流通企业布局,鼓励和推动大型商贸企业发展集团化、网络化、连锁化、品牌化经营。大力开拓农村市场,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和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鼓励大型商业连锁企业向农村延伸,推进农村综合服务社区建设,实施“家电下乡”工程,培育农村新的消费热点。
第三,力促工业增长增效。制定重点产业振兴实施方案,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加强工业运行调节,完善监测预警体系,搞好煤电油运、重要原材料的组织协调和供需衔接,保障重点企业电力、运力等生产要素需求。在财税、信贷、贸易、收费等方面,研究制定扶持优惠政策,着力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减轻企业负担,降低企业成本,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引导企业做优做强,激发企业内在活力,提高综合竞争力。支持企业加强管理,推进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扩大市场占有率。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扶优汰劣,发展一批拥有知名品牌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鼓励行业龙头企业、优势企业兼并重组落后企业、困难企业;鼓励优势企业强强联合,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益;鼓励关联产业、上下游企业联合重组,实现一体化经营,增强抗风险能力。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市场中介组织作用,加强对各类企业的协调指导,帮助停产半停产企业恢复和扩大生产,指导亏损企业瞄准市场需求,实施产品适应性调整,最大限度地减亏。对已建成或即将建成的重点工业项目,帮助企业尽快达产达效,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四,推动民营经济加快发展。认真落实鼓励民营企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扩大市场准入范围,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继续加大对百强民营企业、千家成长型中小企业和重点特色产业集群的支持力度,在资金、土地、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倾斜。鼓励民营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强品牌建设,实现转型升级,向专、新、特、精方向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引导金融机构对有市场、有技术、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增加贷款,帮助中小企业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充实全省各类担保机构信用担保资本金,提高担保能力。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加强创业辅导基地建设,进一步推动和鼓励全民创业。
第五,巩固农业农村发展的好势头。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委七届四次全会精神,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加大农业支持保护力度,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稳定粮食生产,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切实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依靠科技、主攻单产,今年全省粮食总产量争取达到2910万吨。加快建设优质粮产业工程和大型商品粮基地,着力抓好4000万亩粮食生产核心区和128个粮食万亩高产示范方建设。进一步壮大畜牧、蔬菜、果品三大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特色水产业,确保肉、蛋、奶、菜等农副产品稳定增长。加大对奶业发展的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尽快恢复奶业生产规模,重振我省奶业。加强农业生产环境建设,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乳品、肉类、粮油、果品、蔬菜五大优势农产品为重点,着力优化品种质量、延伸产业链条、培育知名品牌,提高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实行项目、基地、园区、产业整体推进,全面提升农产品加工业。继续抓好农业产业化项目“111行动计划”,实施“百龙腾飞”工程,支持100家重点龙头企业和30个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县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大幅度增加“三农”投入。省本级预算安排的农业支出增长幅度高于省级经常性收入增幅3.78个百分点,市县两级也要确保地方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加强重大农田水利建设,力争横山岭、云州等76座列入国家规划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全部开工建设,积极做好林业生态和水土保持、农业综合开发等重大工程建设;鼓励引导农民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和小流域综合治理,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00万亩,改造中低产田140万亩;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373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新增沼气用户30万户;新改建农村公路8000公里;继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完善农村邮政通信设施,实现所有乡镇通宽带、行政村能上网。
第六,深入推进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工作。以更大的魄力、更高的水平、更强的力度推进三年大变样工作,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提高城镇化水平,为扩大内需、促进增长增添动力。由以“拆”为重点转向“拆建并重”,切实搞好城镇规划和建设。推进城建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城建投融资新体制;推进规划设计改革,构建开放竞争、选优选佳的规划设计市场新机制,切实提高城市规划设计水平。加快旧住宅小区改善、棚户区改建和城中村改造。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精品工程、标志性建筑或建筑群,重点抓好道路改造、园林绿化、供气供热等项目建设,建成50座污水处理厂、65座垃圾处理场,污水、垃圾处理率分别达到75%和65%,进一步改善城镇环境质量,完善城镇功能。推行城市精细化、标准化管理,建设环境整洁、景观别致、宜居舒适、生态文明的现代化城市。省会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工作要走在全省前面,切实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加快城镇化进程。石家庄、唐山两大省域中心城市要壮大规模,完善功能,增强实力,率先发展。其他设区市要发挥优势,加快发展,做大做强主城区,提高主城区的综合承载能力和产业集聚能力。依托港口,以秦皇岛市、曹妃甸新城、黄骅新城三大港城建设为核心,加快培育发展沿海城市。切实加强城市群和城市带建设,积极推进中等城市、县城和重点镇建设,努力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互动发展的格局,走具有河北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把促进房地产业发展与扩大内需结合起来,改善市场预期,有效激活房地产市场。优化住房供应结构,增加中小户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房供应,让更多的人买得起房。优化房地产开发建设环境,清理规范房地产开发的各种税费,简化审批环节和手续。坚持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新民居工程建设,力争每个县(市)建成1-2个、有条件的地方建成一批体现燕赵新民居特色的样板村,引导农民按照新民居要求新建或翻建住房,改善居住条件。
(责任编辑:袁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