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学生“预就业”的三大收获

2013年04月11日 10:39   来源:海南日报   刘袭

  海南大学5名“90后”大学生参加由原国家人口计生委组织的全国大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写出的1.2万字的《海南三亚市凤凰镇农村社会家庭结构变迁与性别平等研究》调研报告,3月中旬被评为全国一等奖。

  海大团委负责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林琛今天对记者说:“这是学校获得的最高奖,创海南省高校最好纪录。”海大团委书记王丽娜博士说:“90后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预就业’,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社会实际问题,是知行统一教育理念的成果。”

  了解社会 触摸现实生活

  海大学生陈雨菡、曾龙、王潇倩、李睿、王裕旭等5人组成调查团队,2012年7月底到8月初,在三亚市凤凰镇的两个村,花15天时间深入调查农村家庭结构变迁与性别平等。针对存在的女性弃学从商、婚育知识普及不够等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与建议。他们参加的是原国家人口计生委组织的全国大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调研主题是关爱女孩。

  曾龙是湖南衡阳人,1992年出生,海大旅游学院大三学生,学校科技协会会长。“我们集中社会实践的机会很少,到一个地方调查15天,从来没有过。平时看到的是社会表面现象,通过社会实践,我们才能真正了解社会、认识国情。”通过调研,他既看到当地仍存在女孩过早弃学从商的问题,但也看到女孩越来越得到父母疼爱和重视的新变化。他和调查团队建议:在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费中,单列保障农村女孩成才的经费,解决女孩过早弃学从商的问题。

  王裕旭是三亚人,1993年出生,是机电工程学院大二学生。他在村里调查时,发现一位农民主要靠三轮车拉客赚钱,生意好时一天赚四五十元,差时只赚10多元。家中有3个女儿,大的上小学,小的还没上学。尽管家里穷,但这位农民说绝不会让女儿辍学,没钱想办法去赚,自己吃亏就吃在没有读到书。“调查后,我觉得不能简单地说农村重男轻女,认为女孩读书没用。政府部门需要加大对少数民族贫困家庭的帮扶。”他和调查团队提出对策:教育部门应深入了解农村的生活现状,切实解决贫困家庭“上学难”问题。

  培养能力 解决实际问题

  高校“知”与“行”的脱节在于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大学的精英教育已向大众教育转化,大学生由于缺乏实践能力,刚毕业时普遍出现不适应工作状况。” 王丽娜博士说,社会实践对在校大学生来说是“预就业”。

  在村里调查时,村干部讲了三亚女企业家哈玉梅的财富故事,对曾龙刺激很大。哈玉梅自小辍学做“提篮小卖”,1996年创办水晶文化中心,目前公司资产两亿元。他反思:大学生掌握那么多理论知识,创业成功者为何寥寥无几?国家和我省一直鼓励大学生创业,举办各种各样的创业大赛,但创业大赛的获奖项目,最后真正创业的又有多少?“我们90后大学生最缺乏的是坚持精神和实干能力。我得过省创业大赛二等奖,我有梦想,但缺乏行动。”曾龙说。

  陈雨菡是海口人,1991年出生,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大四学生,连续3年参加原国家人口计生委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调查团队的队长。她深有感触地说:“这次社会实践增长了我们的实干能力,锤炼了本领。”她带着调查团队,运用掌握的理论知识,提出用法律法规和村规民约改变落后婚育观的对策。

  磨练品格 增强社会责任感

  调查团队的带队教师林冬冬今年23岁,是经济与管理学院辅导员。他说:“90后大学生需要在社会实践中磨练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社会问题,方能成为有用之才。”

  王潇倩是高挑漂亮的山东女孩,1991年出生,艺术学院大三学生。在三亚一年当中最热的季节,她大中午到村民家搞调查,因为这时村民才在家,烈日高温下她中暑了。“住便宜简陋的小旅馆,被褥不干净,蚊子小虫子很多,天天吃拉面。我是独生女,以前没受过这种苦,好几次想要放弃。”但她最终坚持下来,“社会实践打掉我身上的娇气和骄气,磨练了品格,锻炼了意志,增强了社会责任感,让我能够客观评价自身价值。”她和调查团队准备以公开发表论文等方式,让更多的人关注农村女孩享受平等教育的权利以及婚姻自主权,并用公益的方式帮助她们。

(责任编辑:宋雅静)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