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夏粮“十一连增”实属不易 效益低下现隐忧

2013年07月12日 21: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李志全

  素有“中国粮仓”之称的河南省夏粮丰收。国家统计局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该省夏粮总产量为3235.2万吨,比上年增产49万吨。但种粮比较效益低下的症结犹存,挫伤部分粮农的积极性。

  从数据看,河南夏粮总产稳居全国第一位,这也是该省夏粮连续11年增产。在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副组长郭天财看来,“实属不易”。

  河南的夏粮主要以小麦为主,占全国的1/4。郭天财掌握的情况,今年春天,河南的小麦生产先后遭春旱、倒春寒、强降温等不利天气影响,可谓“一波三折”。

  外界也一度担心,由于河南粮食连年增产,总产基数已经很高,出现“拐点”的几率和风险日益加大。

  中新社记者在麦收时节的采访中,听到过一些农民关于“减产”的声音。郭天财说,他在实地调查中也遇到类似反映,但总的情况是有增有减,很不均衡。

  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队相关负责人也证实,局部差异大,主要是因为土地、气象、管理等方面的条件不同。此外,河南夏粮播种面积比2012年增加26.6千公顷。

  农民如今种粮国家有补贴,且免了“皇粮”。但最令郭天财担忧的是,“农民种粮仍积极性不高。”

  背后的问题是种粮“差钱”。“河南每年生产1000亿斤粮食,产值不过1000亿元人民币,还比不上河南煤化集团一年的产值。”有人曾用这样一组数字来说明。

  河南省统计局曾发布的《2012年河南夏秋粮生产成本及收益比较分析》显示,从收益情况看,如果不计种粮补贴,2012年被调查农户夏粮亩均收益是268元,秋粮平均为450元。

  “种粮一季,不如打工一月”之下,导致部分农民不愿意在夏粮管理上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郭天财形象地比喻,“农业大省往往是财政穷省。”他希望国家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投入,同时加快土地流转,向集约化要效益。(完)

(责任编辑:袁霓)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