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城市上班耗时北京最长 网友:已相当幸福

2012年11月02日 17:00   来源:中国经济网综合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近日,中国科学院发布了《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该报告对全国50个百万人口以上的主要城市进行了上班路上花费时间排名,北京以52分钟居榜首,广州、上海以48、47分钟紧随其后。报告一经发布引起了网友广泛热议。

    排名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31日在北京发布历时1年完成的《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称,北京以人均上班出行时间需要长达52分钟,因交通拥堵要多耗时14分钟,在中国内地50个代表城市排序中名列第一。详细>>>

    最耗时前十名

 

    (单位:分钟)

    北京52  广州48  上海47  深圳46  天津40  南京37  重庆35  杭州34  沈阳34  太原33  唐山33

    最畅通前十名

 

    (单位:分钟)

    中山18  西宁19  银川21  东莞22  南昌23  桂林23  北海23  海口24  南通24  威海24  详细>>>

    5种工具5个指标综合考量

    报告副主编刘怡君表示,这个数据是一个平均数据。平均上班速度取决于不同人群上班所使用的交通工具,报告把城镇交通工具分为轨道交通、小汽车、公交车、自行车和步行5种方式。计算的主要指标包括产业人口分布、平均上班里程、人均道路长度、城市交通立体率和公交出行率等。从事不同业态的人口,上班形式及出行方式有较大区别。住宅离上班地点有多远,居住区的布局以及与工作区之间是否匹配。城市人口道路占有量和上班时间的交通拥堵程度、城市的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城际铁路等立体交通的建设率、大家是否选用公共交通去上班,这些因素都考虑在内。详细>>>

    分析

    公共交通滞后比例不足10%

    10年前,中国的二线城市,交通拥堵很少见,但是近5年来,交通拥堵已经成为二线甚至三线城市的常态。全国百万人口以上城市有80%的路段和90%的路口的通行能力已经接近极限。

    报告主编牛文元称,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城市公共交通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公共交通在城市出行中的比例不足10%,与欧美大城市40%-60%的出行比例相比,差距很大。

    但是另一方面,私人机动化交通出行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城市交通结构向个体小汽车方向转化的趋势日趋明显。

    交通拥堵使交通延误、车速降低、时间损失、燃料费用上升、排污量增加,同时诱发交通事故,影响人们的工作效率和身体健康。详细>>>

    热议

    抱怨:“50分钟已经相当幸福”

    @Icy宁:没地铁的时候,开车曾经达到过三小时,当然拜修路所赐,地铁通了,全程还是要50分钟,已经感觉相当幸福。

    @蓝品品:上班:周一要1小时,平时要40分钟,不堵车要25分钟。下班:周五要两个半小时,平时要1小时,不堵车要25分钟。距离是18公里。

    质疑:调查数据如何得出

    @Aaronforyou:怎么算出来的?依据什么原则?样本空间是多少?

    @想念-天空:这时间水份相当大。50分钟是什么概念?地铁站才刚走到吧。

    @邓文博:我在上海,我及周边一半以上的同事表示基本上不堵车的情况在1小时20分钟左右,要是堵车那只有天知道什么时候了。更有些同事表示没有两小时的预留空间是肯定迟到的。这充分的说明您的这份调查报告估计是1990年的吧?!

    建议:可试行弹性工作时间

    @drinking41-我是小木头:我觉得这种统计应该按照收入阶段进行统计。

    @大鹏史丹利:所以,弹性工作在京广沪十分必要,大家扎堆儿出门,能不堵吗?浪费时间和能源,说得不好听,全球变暖就是我们弄的。

    @想念-天空:这时间水份相当大?50分钟是个什么概念?地铁站才刚走到吧。详细>>>
    

(责任编辑:石兰兰)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