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 (2013年1月24日 陈政高)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 (2013年1月24日 陈政高)

2013年02月01日 13:22   来源:辽宁日报   
    名词注释

    1.千万亩节水滴灌工程:为发展现代农业,抵御自然灾害,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省委、省政府于2011年7月作出决定,从2011年至2015年,借鉴国内先进地区成功经验,建设配套水利基础设施,采取节水滴灌先进技术,在我省干旱少雨地区实施1000万亩节水滴灌工程。目前已完成349万亩。

    2.千万亩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工程:是指2012年5月,全省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现场会提出的在千万亩水稻生产中,推进插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的专项工程,计划到2013年底,全省水稻生产过程中,插秧和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均达到80%以上。目前全省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率为55.9%。

    3.一县一业示范县(市):是指从2011年起,省政府对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规模和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在全省具有较强示范作用的县(市、区)授予的称号。主要标准:产业规模全国领先,在全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产业收入高,占全县(市、区)种植业或林业、畜牧业、渔业产值的一半以上,或者在相应行业中位居首位;具有原产地或地理标识商标。目前全省有16个县(市、区)获此称号。

    4.碧水工程:是指近年来我省治理域内河水、饮用水、湖水以及海水的环保工程,包括以辽河流域为重点的全省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以大伙房水库为重点的全省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生态保护与恢复工程、以卧龙湖为重点的湖泊生态环境保护工程以及近岸海域环境保护工程。碧水工程重点实施了三大工程和三大战役。三大工程是:以造纸厂为重点的工业点源治理工程,关闭两岸小造纸厂600多家;以污水处理厂建设为重点的生活源治理工程,新建了99座污水处理厂;以河流功能恢复为重点的生态治理工程,对60多条河流实行面源污染治理。三大战役是:辽河治理攻坚战,共安排治理项目197个;“大浑太”治理歼灭战,实施治理项目130个;凌河治理阻击战,安排治理项目106个,通过实施科学治理的三大工程和三大战役,确保了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流域水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在国务院确定的全国“三河三湖”污染治理中,率先摘掉了重度污染帽子。

    5.青山工程:是指2011年9月省政府《关于青山工程的实施意见》提出的,从2012年开始,实施对已破损山体进行植被恢复治理、对未破损山体实施保护的工程。恢复治理工程包括:小开荒清退、超坡地还林、围栏封育、闭坑矿生态治理、生产矿生态治理、公路铁路建设破坏山体生态治理、墓地坟地整治,总规划面积894万亩,2012年已完成276万亩,到2015年全部完成。保护工程是指通过制定法规、严格规范矿山开采、工程围栏、舍饲圈养等措施,到2020年全省山体及山体外林地均依法得到保护。

    6.蓝天工程:是指改善我省环境空气质量的环保工程。主要包括区域内一体化高效集中供热工程和一县一热源工程、气化辽宁工程、工业提标淘汰工程、城市扬尘全覆盖工程、绿色交通工程、大气监控预警工程以及鞍山市主城区、本溪市北台地区、辽阳县钢铁聚集区等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改善工程。到2015年按国家考核指标,全省70%以上的省辖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Ⅱ级标准,PM2.5、灰霾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完成国家下达的控制指标。

    7.气化辽宁工程:是指大力推进天然气发展利用的一项能源性、环保性工程,属我省实施蓝天工程重大举措之一。主要包括天然气资源引入、管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天然气替代工业燃料及人工煤气、推广汽车用液化天然气等。

    8.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0年11月《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求各省(区、市)制定并实施三年的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以缓解“入园难”问题。我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是指通过大力发展公办及具有公办性质的幼儿园、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等措施,到2013年底,新建、改扩建幼儿园2217所,其中城市幼儿园200所、农村幼儿园2017所。目前,已经建成1575所,其中城市幼儿园201所、农村幼儿园1374所。

    9.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是指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口数占地区总人口数的百分比。

    10.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指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重要思想为指导,将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坚持优先发展科技,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优化的战略举措。

    11.“一区一带”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是指我省在沈阳经济区、沿海经济带范围内开展的以保护耕地、差别化用地管控、节约集约用地和农村土地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2012年12月经国土资源部同意后正式启动,目的是为沈阳经济区、沿海经济带加快发展提供土地保障。

    12.农户科学储粮工程:是指根据2009年5月《国务院关于当前稳定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中央和省财政分别按3∶3(农户出4)补助农户建造新型粮仓的惠农工程。通过农户出资、财政资助,建造具有科技含量的新型粮仓,有效减少粮食损失,提高粮食品质,方便农户择机售粮,实现产后减损增收。2007年我省先期试点,目前已建成26万个,“十二五”期间共建70万个,覆盖全省20%的种粮农户。

    13.夜经济:即夜间经济,是指城镇居民、游客和企业,在夜晚这一特定时间段,形成的购物、餐饮、娱乐、游览、文化、影视等消费和经营活动。夜间经济的发达程度与当地的消费习惯、消费环境、消费水平以及吸引外地游客的数量、服务业繁荣繁华程度和企业服务品牌、经营特色有关。

    14.协同创新中心:是指根据2012年3月,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经国家有关部委领导小组批准认定的,以高等院校为主体,会同科研机构、相关行业、相关企业共同协作,联合开展的深度科研合作而形成的协同创新联盟体。中央财政设专项资金给予引导性或奖励性支持。

    15.国家创新型城市:是指通过思想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创新、机制体制创新、对外开放创新、企业管理创新、城市管理创新等途径,最终实现依靠科技、知识、人才、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驱动发展的城市。经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的,属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城市。目前,全国有16个城市获得批准,其中包括我省沈阳市、大连市。

    16.兴边富民行动:是指根据1999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2000年开始实施的对136个陆地边境县(旗、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58个边境团场,以政府投入为主,以社会参与为辅,振兴边境地区经济,促进边民致富的行动。我省丹东市的宽甸满族自治县、东港市、振兴区、元宝区、振安区属国家兴边富民行动县(市)区。我省于2011年实施省级兴边富民行动,涉及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东港市、振兴区、元宝区、振安区及凤城市。

 

 

    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2012年1月12日  陈政高)

(责任编辑:宋雅静)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