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路桥"年票制"收费 尴尬现状遭质疑

2012年11月01日 14:58   来源:中国经济网综合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2011年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联合出击,决定用一年左右时间开展路桥费专项清理工作。尽管职能部门善政迭出,但清而不理、整而不肃已成不争的事实,年票制就是最好的例证。以包年为形式,操作上捆绑收费,这种城市路桥"打包"收费的形式目前正遭遇尴尬现状。新近开征的广东惠州市,七成车主未缴费;东莞市92万辆汽车,两成欠缴年票。年票的纠结,看起来是选择什么收费方式的问题,说到底是对路桥费公平与正义的拷问。

    何为路桥收费"年票制"

    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联合出击开展路桥费专项清理工作中的年票制是典型事例,年票制属于包年的形式,意通过“打包”收费,避免设立路桥收费站的成本和不便,旨在提高通行效率,减少交通堵塞。据悉,2003年5月1日起,中山开始实行汽车路桥年票制,即汽车在本市境内,无论过桥过公路收费站多少次,每年都按照车类缴交路桥年票。但是在实行过程中,年票制难免陷入“一刀切”的尴尬和“糊涂账”的泥淖。由车主平均负担路桥通行费,对于平时很少过路桥收费站的车主而言非常吃亏,如此“一刀切”,很可能导致过桥多的使劲过,过桥少的觉得冤,有失公平公正原则。有的地方,年费中的收费项目已经超过了收费年限,却依然因为“捆绑”而继续收费,以整体“打包”之名,行过度收费之实。详细

    城市路桥收费"年票制"现状

    中山年票制已经走过近10个年头,据悉,2003年5月1日起,中山开始实行汽车路桥年票制,即汽车在本市境内,无论过桥过公路收费站多少次,每年都按照车类缴交路桥年票。这个当年就存争议的年票制“试行”多年后,在国家加强清理整治路桥收费的背景下走到了“十字路口”:一刀切的做法有违谁受益谁负担的公平原则,越来越多的车主开始拒缴。年票制陷入尴尬局面。详细

    广东省作为最早推行年票制的省份之一,其21个地级市中已有20个开征。但近些年来,广州、东莞、佛山多个城市,数十万车主拒绝缴纳年票。其中仅广州市,近三年每年约有15%的车主未缴年票。

    武汉是我国拥有桥梁最多的城市之一。2002年,武汉取消按次收费方式推行年票制,走在全国车辆通行费征收改革的前列。然而,面对日益增多的质疑声,实行9年后,武汉又恢复了“电子计次”收费。详细

    城市路桥收费"年票制"的未来

    年票既然属于包年的形式,当遵循几个基本前提:一是优惠幅度大,二是自愿办理,三是程序上经得起考量。流行的路桥费年票制逃不开三重追问:一、在细化公共责任的今天,能分类处理的为何要“一刀切”打包了事?二、“年票”事关车主出行,此类民生政策有无经过听证程序?三、年票价格及收费的合理性,在打包之前有无论证?详细

    年票的纠结,看起来是选择什么收费方式的问题,说到底是对路桥费公平与正义的拷问。即便路桥费顽疾短期内难以根治,在以年票的形式打包收费之前,监督部门应当以公共利益最大化为原则,执行严苛的政策“安检”程序,确保路桥不至于成为少数部门的“提款机”。

 

    不少网民表示,这种“一刀切”式的年票制有失公平和科学,是一种强制摊派,实质上是在向车主敛财,也与税费改革的大方向不相符合。网民建议,对这种年票制的具体执行应该做到区别对待、公开透明,强化经营运作监管。

 

    总之,面对公众对打包收费的质疑,各地方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似的从收费模式上改革,而应当全面定位哪些收费站早该彻底撤掉,哪些收费站应该存在以及所有收费的用途等,并将它们一并公之于众,接受民意的考量。详细

(责任编辑:秦静)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