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推动绿色发展,生态保护建设与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生态建设增档提速。《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获得国务院批准实施,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三江源一期工程完成年度投资15.4亿元,沙化土地治理等8项工程全部完成,二期规划进入评估阶段,社会事业、基础设施等五个专项规划上报待批。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全年下达补偿资金4.6亿元,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奖资金20.1亿元。三江源生态保护基金会正式成立。青海湖流域生态保护与治理、退牧还草、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等重点工程有序推进。全年完成退牧还草禁牧围栏915万亩、人工造林75.5万亩、封山育林80.3万亩、黑土滩治理200万亩、鼠虫害防治50.9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2.6平方公里。
节能减排扎实有效。下发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违规建设。开展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强化工程措施,完成青海金圆等四家水泥生产企业脱硝工程,华晟铁合金烟气余热发电、唐湖电力脱硫改造等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成投运。淘汰“黄标车”2.3万辆。历史遗留铬渣处置任务提前完成。《湟水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正式发布,流域730个排污口全部完成截污纳管整治,西宁市和沿湟8个县城生活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5%和85%。节能减排基本实现控制目标。
(五)持续加大投入,各项民生事业全面进步
围绕民生创先目标,全力推进民生工程,八大方面民生实事圆满完成,全面兑现政府承诺。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实施了一大批社会事业项目,公共服务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覆盖所有农村牧区,农牧区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提高200元/人年,中小学布局调整及校安工程基本完成,中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启动。学前教育入园率达到69%,比上年提高9.6个百分点。农村中小学营养改善计划受益学生达44.2万人。农村医疗卫生、儿童医疗、重大疾病防控、州级综合医院、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计划生育服务体系等工程加快推进,州县级中医院能力建设项目全面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条件极大改善,人口自增率控制在9%。以内。积极推进州县图书馆、文化自然遗产地保护设施、广播电视村村通等项目,全省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4.1%和96.3%。农家书屋提前三年实现全覆盖。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加强县级体育活动场馆建设,省体育中心基本建成,全面提升环湖赛、攀岩赛和抢渡黄河挑战赛“三大体育品牌”。
社保就业工作稳步推进。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人均增加251元,跃至全国第四。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提标扩面,生育保险全面启动,63.1万城乡居民纳入低保,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合筹资标准及保障水平等民生指标走在了西部或全国前列。防灾体系、福利设施和残疾人保障体系建设得到加强。不断完善各项就业政策,重点扶持零就业家庭、特困家庭、“4050”人员等困难群体就业,积极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活动,全面实施“农民工就业援助行动”。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108万人次。
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在扩大城乡就业、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部分民生工程货币化、提高社会保障标准等综合作用下,城乡居民收入实现快速增长。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566.3元,增长12.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364.4元,增长16.4%。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均高于GDP增速,尤其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对稳增长、促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
扶贫攻坚力度加大。抢抓国家推进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开发的机遇,编制完成《青海六盘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和《青海藏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全省40个县纳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平安、大通纳入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易地扶贫搬迁贫困人口1.4万户、6万人。落实以工代赈资金2.05亿元实施了农田水利、乡村道路等项目,贫困乡镇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新改建农村公路8310公里,建成桥梁301座。解决了2800户、1.2万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全年实现24.2万农牧民稳定脱贫。
保障房建设进展顺利。落实中央及省级政府资金58.6亿元,安排实施了3.54万套城镇保障性住房,开工建设游牧民定居1.46万户,改造农村困难群众危房2.5万户,实施农村奖励性住房6万户,切实改善了城乡群众居住条件。
(六)深化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突破。扎实推进煤炭、铁合金、光伏组件、中藏药和乳制品等行业的整合重组,在提高工业集中度、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上取得较大进展。取消44项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向园区下放了部分行政审批权。完善省对下均衡性转移支付机制和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在25个农业县和160个乡镇建立了土地草场流转服务中心。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完成14家试点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任务,各级医疗机构实行“先住院、后结算”服务模式,西宁市、格尔木市以及所有县级医院取消药物加成、实行零差率,累计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11.3亿元。价格改革稳步推进,试行居民阶梯电价,实现道路客运运价与燃油价格联动。户籍制度改革深入实施,海西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加快,全省城镇化率达到47.4%。部分民生工程货币化改革初见成效,对拉动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绿色经济投资贸易洽谈会、藏毯国际展览会、清真食品及用品展览会等重大经贸活动向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方向迈进,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招商引资取得新进展,全年到位资金360亿元,增长20%,资金到位率和项目开工率均创历史新高。在外需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1.6亿美元,增长25.6%,超额完成预期目标。对口支援工作步伐加快,争取落实援青资金10.96亿元,实施项目198个,果洛州人民医院医技楼、海北州幼儿园等一批项目建成使用。
总的来看,2012年是迎接挑战、开拓奋进的一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了平稳持续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完成或超额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部分指标走在了西部乃至全国前列,成绩来之不易。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多年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当前复杂环境相互交织,我省经济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制约。一是受需求不足、库存增加影响,工业品市场低迷态势将持续一段时间,企业生产经营仍比较困难,稳增长的压力依然较大。二是一些支柱行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现代服务业比重低,农牧业特色品种规模小、产业化水平低,这些结构性矛盾在经济下行时表现尤为突出,结构调整的要求十分迫切。三是当前我省改善民生、增加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等方面任务仍然艰巨,需要持续加大投入。四是我省居民消费品对外依存度较高,国内要素成本上升趋势明显,输入性通胀压力较大,稳定价格任务十分繁重。
(责任编辑:吴肖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