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安徽省“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2011-2015年) 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资料:安徽省“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2011-2015年)

2012年06月11日 10:45   来源:政府网站   
    第二节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商贸服务业。完善城市商贸服务功能,规划建设新型城市商业综合体,发展大型精品百货购物中心和大型超市,建设一批大型专业市场和批发市场,以社区为重点加快便民化商业和服务体系建设,着力形成多层次、多功能、系统化的社区商业体系。培育商业特色街区。鼓励信用消费。积极推动集中配送,大力发展品牌连锁店、专业店、便利店、网上购物等特色流通新业态,完善城市快递、物流服务网络,推进大众化、特色化、连锁型餐饮及酒店服务业发展。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大力发展农村邮政物流,推动现代流通方式向农村市场延伸。培育重点流通企业,形成一批龙头流通企业和商业品牌。

    旅游业。打造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合肥经济圈旅游区、大别山旅游区、皖北旅游区和皖西南旅游区,构建徽文化、皖江城市、淮河风情、皖北历史文化四大旅游带。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强旅游产品开发和线路设计,实施精品旅游战略,将旅游观光与休闲度假、体育健身、购物娱乐、商务活动结合起来,延伸旅游产业链,开发具有安徽特色的旅游商品。支持旅游企业规模化经营,打造具有全方位服务功能和较强竞争力的旅游集团。到2015年全省接待入境游客达到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3000亿元,建成全国重要的旅游经济强省和旅游目的地。

    房地产业。切实增加普通商品住房有效供应,增加中小套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供应。大力发展健康住宅、绿色环保住宅和节能省地型住宅,积极推进工业、科技等房地产开发。培育房地产品牌企业,提高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强化各级政府职责,加大房地产市场监管力度,加快房地产信息系统建设,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房地产交易、中介、物业管理服务体系,促进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社区服务业。建立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现代社区服务发展机制。加快发展养老托幼、家庭医疗、家庭教育、清洁卫生、保养维修等便民利民家政服务,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社会化的居民服务体系。大力推广社会化养老服务。

    第三节培育发展新兴服务业态

    服务外包。抓住国际服务外包业务高速发展的机遇,壮大一批服务外包企业,培育一批人才,取得国际认证,开拓国内外服务外包市场,大力发展以信息技术外包业务和业务流程外包服务为重点的离岸服务外包。大力推进合肥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促进芜湖、马鞍山等城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

    会展经济。以中国国际徽商大会、中国(合肥)自主创新要素对接会、中国(芜湖)科普博览会等为平台,打造一批富有特色、影响广泛的品牌展会。以安徽国际会展中心、奥林匹克中心及各类大型体育场馆为基础,进一步加强会展设施建设。大力培育会展企业,提升会展竞争力。以合肥、芜湖、黄山等城市为重点,努力打造全国重要的会展城市。

    创意服务业。加大政策支持,加快发展动漫游戏、数字出版、科普教育、现代传媒等产业,规划建设一批创意产业园区,大力引进和培育创意机构和创意人才,建设合肥、芜湖动漫产业和文化影视基地,马鞍山动漫游戏产业基地,构建影视动漫游戏一体化产业体系。

    第九章强化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

    第一节构筑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按照适度超前原则,统筹区域、城乡交通协调发展,加快完善综合交通网络,提升城市交通能力,改善交通技术条件,提高运输服务水平,建成以快速铁路、高速公路、千吨级航道、民航机场为骨架,以普通铁路、公路、航道和农村公路为基础,以综合交通枢纽为依托,便捷安全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铁路。以完善快速客运铁路网和保障能源运输为重点,加快客运专线、城际铁路、能源运输通道和主要铁路枢纽建设,提高路网质量和技术装备水平。五年新增铁路3100公里,其中客运专线2200公里。到2015年铁路营业里程达到6000公里,主要铁路通道实现客货分线运输,快速客运铁路覆盖所有省辖市,货物运输能力显著提高。

    公路。高速公路以完善路网为重点,加快区域通道建设,联通断头路,到2015年基本建成“四纵八横”高速公路主骨架,力争通车里程达到4500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干线公路以升级改造现有道路为重点,建设经济干线、出省通道、旅游干线和交通枢纽连接线,到2015年国省干线公路基本达到二级以上标准。农村公路重点实施县乡公路改造、危桥加固改造和安全保障工程。

    水运。以建设高等级航道、提升港口专业化水平为重点,整治长江、淮河干支流航道,加快沿江、沿淮和合肥等集装箱、煤炭和件杂货码头建设。到2015年,高等级航道里程达到1500公里,全省港口吞吐能力达到5亿吨,芜湖成为长江流域重要的航运枢纽。

    民航。完善民航机场布局,改善机场运输和通航条件,扩大航空运输服务覆盖范围,发展通用航空运输。到2015年开通民航运输机场6个,建设若干通用机场。

    综合交通枢纽。依托高速铁路客站和机场,衔接公路、城市公交、城际轨道交通等多种运输方式,建立一体化综合客运枢纽;依托重点铁路货运站场和港口,建设公路等多种交通方式一体化的联运系统。加快合肥、芜湖、蚌埠、阜阳、安庆、黄山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到2015年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基本建成,合肥成为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

    城市交通。坚持规划先行、公交优先、便捷换乘的原则,加强城市道路建设,加快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城乡一体化、多种运输方式相互衔接的换乘系统,建立及时、全面、双向的公共交通信息服务系统,提高城市交通疏导能力和效率。

    专栏5交通重大项目

    ◆铁路。续建项目:京沪高铁安徽段、合肥-蚌埠、南京-安庆、合肥-福州、皖赣新双线、阜阳-六安、宿州-淮安等铁路。新开工项目:黄山-杭州、郑州-砀山-徐州、商丘-合肥-杭州、池州-九江、合肥-安庆城际、宿州-淮北-徐州、宿州-亳州、六安-庐江-铜陵、六安-安庆-景德镇等铁路。

    ◆高速公路。续建项目:徐州-明光、许昌-宿州-泗洪、宁国-宣城-千秋关、扬州-绩溪、芜湖-雁翅、黄山-祁门、北沿江、东至-九江、阜阳-新蔡、铜陵-南陵-宣城、淮南-蚌埠-凤阳等高速公路。新开工项目:武汉-岳西-桐城-庐江-无为、济南-祁门、宿州-扬州、阜阳-淮滨、巢湖-铜陵(铜陵长江公铁两用大桥北岸接线)、蚌埠-五河、淮南-滁州等高速公路。

    ◆过江通道。续建项目: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宁安城际铁路安庆长江铁路大桥、合福铁路铜陵公铁两用长江大桥。新开工项目:望东长江公路大桥、池州长江公路大桥、芜湖长江公路二桥、商合杭铁路芜湖公铁两用大桥。前期论证项目:安庆长江公路二桥、马鞍山长江公路二桥。

    ◆水运。续建项目:芜申运河、安庆港长风港区、合裕线裕溪船闸、巢湖复线船闸、沙颍河阜阳船闸等。新开工项目:长江、淮河干流整治、合裕航道、秋浦河、漳河、青山河、姑溪河、沙颍河、石门湖、水阳江、派河、店埠河等航道,和县郑蒲港等。前期论证项目:浍河、滁河航道整治。

    ◆机场。续建项目: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池州九华山机场。新开工项目:芜湖民航机场、安庆民航机场、若干通用机场。前期论证项目:蚌埠民航机场、亳州民航机场、黄山机场改造升级。

    

    

    第二节增强能源保障能力

    坚持节约优先、多元发展、保护环境的基本方针,以转变能源发展方式为主线,统筹经济社会能源协调发展,统筹资源开发利用与节能环保,增强能源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传统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加快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保障。

    煤炭。继续推进两淮大型煤炭基地建设,新建安全高效高产矿井17对,改扩建一批大中型矿井,新增规模4000万吨/年以上,到2015年两淮煤炭基地总规模达到1.8亿吨/年。加快煤炭产业升级和安全改造,提高煤炭回采率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加强采煤深陷区生态治理。建设芜湖港煤炭储配中心,规划建设铜陵煤炭储配中心。鼓励煤炭企业赴省外和境外开发煤炭资源。

  电力。高标准建设一批大容量、高参数、环保型煤电机组,满足“十二五”用电增长需求。启动实施“皖电东送”二期工程。积极推广热电联产在城市供热中的运用,替代能耗高、污染重的分散低效小锅炉。新增电力装机2000万千瓦左右。建设以特高压和500千伏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智能电网,开工淮南—皖南—浙北—上海和淮南—南京等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加强220千伏电网的建设与改造,完成新一轮城乡电网建设与升级改造,显著提高配电网的供电能力和安全可靠性。

    天然气和成品油。建设江南联络线、宣城—宁国—黄山支线等城际间长输管道,加快加气母站、子站建设,到2015年基本覆盖全省所有市县,天然气使用量达到50亿立方米/年。加快成品油省级输送主管道建设,规划建设安庆—合肥—淮南—阜阳—亳州、安庆—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成品油输送管道等,初步形成覆盖全省的成品油管道网络。加强油气储备调峰站建设,规划建设安徽省成品油应急储备库、大型液体天然气储备站。试点推广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扩大煤层气抽采和利用规模,加快勘探开发页岩气。

    新兴能源。强力推进核电建设,开工建设芜湖繁昌核电一期工程,力争池州吉阳核电、安庆高温气冷堆工程早日开工。在风力资源较好的沿江沿湖、江淮分水岭等区域,建设大中型风电厂。加快开发太阳能资源,以开发区集中联片建设为重点,组织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开展太阳能城市示范建设。鼓励秸秆资源丰富的粮棉油主产区和能源林基地建设生物质能发电项目,支持发展城市生活垃圾发电。有序开发利用水能,建成响水涧、佛子岭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绩溪抽水蓄能电站。积极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在省辖市规划建设新能源汽车快速充电站、加注站等服务设施。建设一批国家绿色能源县(乡)。

(责任编辑:韩茜)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