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安徽省“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2011-2015年) 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资料:安徽省“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2011-2015年)

2012年06月11日 10:45   来源:政府网站   
     第二节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提高城市规划水平。创新规划理念,高起点、高水平编制城镇体系规划和控制性详规,力争做到全省城乡规划全覆盖。在遵循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加强城市规划与区域规划、村镇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相衔接。加强规划的实施管理,严格依法编制和变更规划。

    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着眼长远发展,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功能配套完善的城市建设要求,统筹建设给排水、供热、供气等市政基础设施,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推进城市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和地下管网一体化建设,加强城镇综合交通和城市应急体系建设,完善城市防洪、消防、防震、气象等公共安全设施,合理布局商场、学校、医疗、文体中心等服务设施,保护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塑造特色文化,提升城市品位。大力实施城市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积极营造整洁有序、和谐舒适、宜居宜业宜游的城镇环境。预防和治理“城市病”。

    加强城市管理。着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积极探索依法管理、长效管理的科学机制,推进城市管理现代化,形成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注重市政基础设施运行的维护和管理。加快“数字城市”建设,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建设和谐文明城镇。

    第三节促进符合条件的农村人口转为城镇居民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将符合条件的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居民,进一步放宽城镇迁移入户条件。多渠道、多形式地解决进城农民在就业、住房、社保、教育、医疗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消除制度障碍,保障合法权益。加强土地政策与户籍政策的配套衔接,按照“自愿有偿、综合配套”的原则,依法有序引导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探索农民多种方式进城路子。

    第四节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推动城市优质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淮南和淮北市完成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率先在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实现一体化发展,促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支持有条件的市县积极开展试点。暂不具备条件的市县编制好规划、逐步实施。

    第十四章统筹区域发展

    第一节推动皖江城市带率先崛起

    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的总体部署和“一轴双核两翼”的战略布局,充分利用好先行先试权,在体制机制、政府服务、区域合作等方面大胆创新,打造安徽崛起的战略平台,在调整经济结构和自主创新等方面走在全省前列。

    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大规模、高水平承接产业转移,积极引进带动性强、技术水平高的重大项目,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打造汽车、装备制造、原材料、轻纺、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皖江物流产业带,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提升金融、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和世界知名品牌。

    完善产业承接平台。高水平建设江北、江南产业集中区,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窗口”。支持皖江10市示范园区建设。推进现有开发园区扩区升级,筹建一批省级开发区。鼓励园区合作共建。加快培育10个千亿元核心园区、50个百亿元特色园区。

    强化支撑条件。加快建设综合运输通道,有序开发利用长江岸线资源,加强港口建设。改善防洪排涝条件。提升能源保障和信息化服务能力。积极引进各类高端人才,加快培育技能型人才,建设在校生85万人的职业教育基地,满足示范区人力资源需求。发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建立产权交易市场,引导保险资金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完善金融支撑体系。提高区域通关速度,完善检验检疫服务。

    创造优美生态环境。严格执行产业准入标准,推进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支持循环经济试点和低碳园区试点,实施长江防护林、巢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等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重点工程,努力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先行区。

    第二节支持皖北地区加快发展

    按照夯实基础、以点带面、重点突破的思路,努力探索符合皖北实际的科学发展之路,力争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确保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确保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

    加快工业化进程。充分发挥能源、农副产品和劳动力资源优势,优先支持皖北建设坑口电厂等能源重大项目。加快建设煤电化、装备制造、食品工业基地,大力发展商贸物流、现代中药,做大做强硅产业、钢铁、汽车、纺织服装鞋帽等,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力争到2015年装备制造业、食品工业、煤化工和中药产业产值超千亿元。

    加快城镇化进程。尽快将蚌埠、阜阳建成皖北、皖西北区域性中心城市,支持淮南、淮北、亳州、宿州增强城市承载力和带动力,到2015年争取将一半以上的县城建设成为20万—50万人口的中小城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

    加快农业现代化。加强沿淮洼地治理和中低产田改造,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区,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畜牧业和高产高效经济作物,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巩固粮食主产区地位,建设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力争2015年粮食生产能力增加到500亿斤以上,畜禽规模化养殖达到70%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业产值增加到3000亿元以上。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出省、跨区铁路和能源原材料运输通路,建成四条东西向高速公路和两条区域内高速公路,加强县乡公路改造。加快行蓄洪区调整、沿淮堤防加固以及重要支流治理。推进采煤沉陷区治理,加强淮河防护林建设,强化水资源管理和水污染防治。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编制皖北地区“十二五”发展规划。继续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确保各项公共财政用于皖北地区的投入有较大幅度增长。大力发展金融业,以加快推进皖北地区高风险县级农村信用联社并购重组为契机,增强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积极性,增加贷款额度,提高存贷款比例。支持皖北利用皖江示范区的政策和平台承接产业转移。深入推进结对合作,促进园区共建。

    第三节推进合肥经济圈一体化发展

    以合肥建设全国有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为统领,深化区域合作,加快推进合淮同城化,优化资源配置,聚合发展能量,形成整体优势,把经济圈建成接轨长三角、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城市圈品牌。

    推动基础设施一体化。积极推进快速客运专线建设,规划建设合肥与周边地区的城际轨道交通,加快合肥铁路枢纽、新桥国际机场、通江航道等建设。建设环巢湖公路,改造提升206、312国道。推进区域统一电信区号。

    推动产业发展一体化。围绕家电、汽车、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以核心企业为龙头,加强区域分工协作,完善产业链,推进合淮、合六、合巢工业走廊建设,加强新桥国际产业园合作共建。开发环巢湖旅游休闲度假区,大别山红色旅游,桐城、寿县历史文化等旅游资源。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现代农业基地。

    推动生态环保一体化。统筹配置大别山优质水源,建设“引泉入城”等区域性供水工程。加快实施淠史杭、驷马山等大型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加强区域水源地保护。建立巢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统一管理体制和协调机构。加强淮河行蓄滞洪生态区治理和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建立经济圈生态补偿机制。

    推动市场体系一体化。加强统一市场体系规划、建设和管理,统筹建设大型专业市场,推进合肥要素大市场建设。加快推进工商登记、食品药品检验、消防安全等领域互通互认。建立一体化电子支付结算系统,实现同城结算、商业票据集中交易。统筹区域人力资源和社保体系,形成统一的、有较强竞争力的要素市场体系。

    第四节促进皖南皖西地区加快发展

    着力建设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充分挖掘皖南旅游的徽文化、佛文化、道文化内涵,进一步扩大以“两山一湖”为核心的旅游资源开发开放,广泛吸引国内外资本参与建设。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构建便捷的对外通道,加速建成无障碍旅游区。完善旅游产业链,做大关联产业,促进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大发展。支持黄山市开展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争创联合国最佳人居环境范例城市,形成世界级旅游观光度假胜地和现代会展中心。

    促进皖西地区开放发展。加快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快速联通省内外的交通网络。重点发展以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地质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为特色的现代旅游业,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及产品深加工、原材料产业和机械制造业,加大铁矿、钼矿、山区农林和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着力打造成合肥经济圈的产业配套、农产品生产供应、劳务输出、休闲旅游度假基地。

    第五节推动县域经济再上新台阶

    进一步扩大县域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园区经济、特色经济。推动县域内产业集聚和企业集群发展,不断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继续推进扩权强镇试点。加大社会事业和民生建设投入力度,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力争到“十二五”末,全省县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元,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进一步增强。

    第六节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

    坚持适宜开发、集约开发、协调开发、保护自然的理念,统筹谋划全省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开发利用,引导经济、人口向适宜开发的区域集聚,保护农业和生态发展空间,构建城镇化、农业发展、生态安全三大战略格局。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化地区进行重点开发,大规模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提高经济和人口集聚能力,成为支撑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对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的农产品主产区,加大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投入,推动规模化、产业化,以县城为重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对影响全局生态安全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加大环境保护和修复力度,点状开发、面上保护,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对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依法实施强制性保护,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完善评价考核办法和财政、土地、环境等政策体系,引导各地按照主体功能定位推进发展。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发挥主体功能区规划在国土空间开发方面的基础性和约束性作用,做好专项规划、重大项目布局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衔接。推进市县空间规划,落实区域主体功能定位,明确功能区布局。完善国土空间动态监测管理系统。

    专栏10主体功能区三大战略格局

    ◆城镇化战略格局:“一带一圈一群”,即皖江城市带、合肥经济圈和皖北城市群。重点发展合肥、芜湖、安庆、蚌埠、阜阳等区域中心城市,其他地区围绕现有城市进行据点式开发。

    ◆农业发展战略格局:突出“五区十五基地”,构建以淮北平原区、江淮丘陵区、沿江平原区、大别山区以及皖南山区优质粮、棉、油、茶、畜、禽基地为主体,以基本农田为基础,以其他农业地区为重要组成的农产品供给安全战略格局。建设淮北平原区优质小麦、棉花、玉米、大豆生产基地和畜禽产品养殖基地;建设沿江平原区优质水稻、小麦、棉花、油菜生产基地和优质水产品、畜禽产品养殖基地;建设江淮丘陵区“双低”优质油菜基地和优质畜禽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皖南山区和皖西山区特色农产品基地。

    ◆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突出“三屏三网”,构建以大别山区、皖南山区和江淮丘陵区森林生态安全屏障,水系林网、农田林网和骨干道路林网生态安全网络为主体,以长江、淮河、巢湖等大中型河湖水库水生态功能区为骨架,以重点生态功能区为重要支撑,由点状分布的各类自然保护区、自然文化遗产地、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蓄滞(行)洪区等为组成部分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

    

    

    

    第六篇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建设创新型安徽

    第十五章加快推进以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为重点的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

    充分发挥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的龙头示范作用,按照高端引领、产业提升、先行先试、辐射带动的要求,广泛集聚各类创新要素,努力多出科技成果、产业成果、改革成果和人才成果,走出一条以应用开发为主的创新之路。“十二五”时期,全社会研发投入、专利授权量、省级以上创新型(试点)企业、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创新对经济社会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责任编辑:韩茜)

商务进行时